心理作文(3)

时间:2021-08-31

心理作文 篇7

  今天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三张人民币,分别是1元人民币、50元人民币、100元人民币。贴完之后,老师大手一挥,说:“今天同学们请选择这三张人民币中的一张。”“啊?不会吧?老师从来没有这么豪爽、大气。”“怎么会送我们钱呢?”“难道老师发财了?有钱没地方花?”……同学们议论纷纷。“好了,快选择。”老师说道。

  “我选50。”“我选1。”“50元。”……那我选哪个呢?我的心里好像有黑白两个小人在吵架,白的小人说:“当然是100元了,这么多的钱都不要。”“一元更好,做人不能太贪心。”嘿嘿……我为了互不得罪,选了50元的。

  “选50元的请举手。”老师说,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举起手来。“恭喜!你们获得了一个月不用写作业的特权。”不用写作业!我的心好像灌了蜜一样甜,一样开心,而别人用嫉妒的眼光望着我们。老师又说:“选1元的同学巧克力一盒,选100元的苹果笔记本一个。”哎,我的心里也开起了嫉妒的花,可后悔没有听白色小人的话了。老师刚说完就把巧克力分给了选择1元的同学,把一本贴有苹果图案的笔记本发给了选100元的同学。选100元的同学大为失望,因为这和他们想的“笔记本”不太一样。我想:不用写一个月的作业也好呀,一个贴有苹果图案的笔记本有什么好的!

  “请拿到笔记本的同学把这学期的作文抄一遍。”老师补充道。拿到笔记本的同学们叫苦连天,我则大笑连天。“好,现在游戏结束,奖品全部作废。”老师大声宣布。我们立刻安静下来。我虽然安静下来,可是却在后悔为什么不选1元或100元,都有个奖品,而我现在却什么都没有。

  这节课我们的心理做了一次大测试,让我明白了:人不能贪小便宜。

心理作文 篇8

  从众心理是人的一种本性,是指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会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然后做出判断、形成印象以及欲付诸行动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众心理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它包括两大部分,思想上的从众和行为上的从众。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从众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在真实存在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思想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努力做出的一种与之一致的认知和行为。

  但是,从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服从某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项政策,但就其产生的结果而言,从众和服从一样都是一种顺从的行为。当一个人与别人组成一个群体时,他所做出的行为就会和独自一人时的行为不一样,因为他所做出的行为受到了一种群体心理的感染,而非绝对独立的思想意识在指导自身的行为。事实上,一个人也很难在一个群体中做出不受任何压力的行为。就从众效应自身而言,它并无好坏之分,其产生的效果好坏要取决于从众者心理及其具体场合下产生的从众行为,其结果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积极作用的从众效应和消极作用的从众效应。

  人们为什么会出现从众心理呢?这是因为,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行为与大众趋向一致时,就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认可,否则就会引发很多不利于自身的消极后果。有一个研究发现,当捡到钱包的人听说曾经本国的某个人将捡到的钱包物归原主后,自己会迫切希望将捡到的钱包交给失主。当他听说曾经有个外国人将捡到的钱包归还给失主后,自己归还钱包的欲望并不大。这个案例说明的问题就是:二、同等群体下的人们之间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他们具有普遍的社会同一性,比如民族的同一性、种族中心主义,这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其中得出的启示就是:当你在说服对方时,可以积极地利用同等群体下产生的从众效应,有些从众效应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准则,有些则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种对自身不利的境况。那么,如何在能避免这些容易产生消极状态的从众效应呢?保持冷静的心态、独立的思考、自身的实践就是一些比较可靠的方法。

  而从众效应会导致两种消极的效应:群体思维和责任扩散。当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伙形成一个群体效应时,他们会从群体中学到更多积极的、有益的思想和行为,但当他们组合起来也很容易形成一种极端的行为,即群体思维。这就会导致他们认为这个群体是没有错的,百分之百的无懈可击,即使有人有异议,群体性的震慑也会对其进行施压使之遵从。

  在群体的工作中偷懒,而让别人去更努力工作,致使最终形成一种去个性化。这种现象最极端的例子通常会发生在那些大规模、互不相识的人群中。针对从众心理所带来的消极效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教授伊渥·韦奇发现的韦奇定律——“假如你对某事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但另外的10个人和你的观点相反,你就很难不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最值得我们参考。

  韦奇经常说:“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这似乎和伟大的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脉相承,都是避免从众效应的至理名。

心理作文 篇9

  “爱”是当今社会人类共同呼吁的主题,它的意思是倡导我们做人要有爱心,对他人要关心和真诚。可是,真正做到这些的又有谁呢?

  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的只是金钱与名利,而那些“爱”对他们来说何足挂齿呢?早已被置之度外。这样的人可谓是密如繁星,数不胜数。仔细想想,这似乎又是“人之常情”。

  有些人甚至认为当今社会的人类虽然文化在飞速提高,但却远不及原始社会的的人类。虽然他们的知识水平远远不及当今社会的人类,甚至不及现在人类的九牛一毛或者可以说更少。但是他们却拥有着当今人类最缺少的东西——爱。

  想想看,如果人类只有知识和金钱而没有感情,那还怎能称之为“人”呢?只能说他们是没有感情的机器罢了,仅此而已。这是多么可怕啊!

  人类进步的越快,“爱”就越来越少。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社会大众的心声。原始社会的人类如果看到他们的同伴有危险,他们会奋不顾身地去帮助遇难者。但当今社会的人类呢?就拿“小悦悦事件”来说,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试想想看,小悦悦还只是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啊!就连一个孩子他们都不愿去救,更谈何去帮助别人了。怎么能说他们有“感情”呢?这是多么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啊。从这件事中就足以看出他们人性的“冷漠”。其实,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并不难,只是缺伐那种心而已。他们的恻隐之心已经被他们所谓的名利所禁锢了。

  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呼吸着同一片空气,为什么就不能推开那扇被名利和金钱所禁锢的那扇“爱之门”呢?推开那扇们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看淡名利与金钱,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爱”会与我们同行。心理作文 篇10

  我最近发现一种心理表现,那就是“从众”。所谓“从众”就是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从来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一想那人说的话有没有问题,对不对。

  比如说,有的人看到别人开饭店挣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开起了饭店,结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经营不善,并不挣钱甚至是赔钱。这就是“从众”导致的后果。如果在看到人家开饭店挣钱时用自己的头脑和自己的思想去想一想人家为什么会挣钱,人家的饭店是在什么位置,是怎样经营的,想到这些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饭店就有可能避免做赔本的买卖。

  有“从众”心理的人,我觉得是不好的。因为长期的“从众”说明此人已经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他只会听从别人的话,而自己是一点主见也没有。到最后,他会变成一个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人家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人家干什么他也跟着干什么,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别人的思想指导进行的,那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啊。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只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这就是“从众”的心理。

【【必备】心理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心理作文

2.心理作文600字

3.关于心理作文

4.心理事作文

5.从众心理作文

6.心理作文800字

7.阳光心理作文

8.心理课反思作文

9.懒惰心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