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个时代,每一个小小的,看起来毫不重要的,片刻的决定,都可能是一辈子命运的转折点。”龙应台说,“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
龙应台的话,印证了很多船员的命运。他们当中有的是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有的是复员退伍安置来的,有的是招工顶职进单位的,“上了船,就是一生。”
我经常与他们接触,经常问他们:“孤独吗?”“寂寞吗?”“想家吗?”我知道,他们常年在外漂泊,远离故土,远离亲人,孤独、寂寞是难免的。可他们回答却惊人的相似:“我们很幸福。”
真的幸福吗?带着疑问,我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后,彻底改变了我当初的看法,他们说的全是真话。
五月份,北方的天,亮得特别早。工程船主要负责围海造地吹填和港池清淤。当班船员,熟练地操作设备,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各种数据,一位当班驾驶员开心地笑着。我问他:“怎么偷着乐?”“浓度高,效益好,单位发展了,我们才有前途。”这位当班驾驶员,名叫罗帅,海南岛海口市人,广州航校毕业来的,是一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朝霞映在他的脸上,一脸的幸福。
上午需要移锚定位。10点钟以后,有6级左右的西南风。他们熟练地起锚、抛锚、换桩、移位,接着整理管线。动作熟练,身手敏捷,边干活,边哼着歌,先是一个人唱,接着是男声集体合唱。海风断断续续地吹来歌声。我听见了,那是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久唱不衰,非常有穿透力。我问旁边一位名叫刘雷的水手:“工作量这么大,累吗?”“我们都是老师傅了,干这点活,轻松。”他看着我,“嘿嘿……”地笑着。然后拿着板手,走向浮管,一脸的骄傲。
晚上,有一位同事过生日。船上领导特意安排会餐,项目部领导也上船祝贺。二十多人分成两桌,聚在一楼餐厅,船上有规定,当班期间不能喝酒,他们就以茶代酒,共同祝贺着这位同事。每一声发自内心的问侯,每一句真诚祝福的话语,都让人感觉到:像兄弟,像家人,很温馨,很亲切,很真诚。船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这位过生日的职工,名叫张佳庆,从头到尾,他都坐在主人席人,一直快乐地笑着。我看得出来,他很幸福。
我看完中央一台《新闻联播》后,问一位站在船边、刚刚给家里打完电话的船员:“给家属汇报工作?”“不是,给女儿打的。”接着又马上补充道:“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名牌,咱们船员智商高,小孩聪明。”说完,大声的笑着。我能想像出他家庭的幸福。
我被这种家的氛围感染着。一条船,一个家,在船上生活的都是男人。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雄性的气息。可他们生活在一起,很团结,很融洽,很有事业心,很有活力。以至于在一起生活,很少红过脸。
晚上,劳累一天的船员,很快进入梦乡。我却辗转难眠。我在想:到底什么才叫幸福?
有人认为,整天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或者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那叫幸福。但我认为,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肤浅的。
有人觉得,有很多钱,有很好的房子、车子,随心所欲的消费,这叫幸福。但是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这种幸福不叫幸福,没有“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的那种意境,那种倾心相许,那种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那么,船员呢?
这是一批崇尚事业的集体,他们自觉地把幸福与事业、与岗位、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工作、学习、生活在一个和谐的集体里,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自己的一份报酬,很勤奋,很努力,很踏实,很满足。并且有着很好的职业安全感和个人发展的上升空间,成天都生活在幸福的雨水和阳光中。当一个人把幸福无限地放大,结果带来的是整个集体的幸福。
于是,我又想起了龙应台的话:“上了船,就是一生。”是的,上了船,就是一生,一生都幸福。
不知不觉,回国已经半月有余,这些天里,我感受着回国的兴奋、团聚的喜悦和鲁煤的温馨,同时也在怀念莫桑比克中感悟着幸福的真谛。
细细回味这三个月的异国之行,最终是些简单的画面在脑海中定格:湛蓝无比的天空、热情奔放的笑容、激情澎湃的音乐和依依惜别的拥抱。
曾经,莫桑比克,非洲的东南一隅,遥远到没有距离的概念;看世界地图时眼神都不会在此做少顷的停留,她怎会与我的生命产生交集?这是我接到远赴非洲任务之时发出的感慨!
如今,莫桑比克,心灵的感悟之所,纯净到找不到衡量的标准;天然而成的木薯树、茅草屋前的大音响、踏地而起的土著舞、随时翘起的大拇哥,还有随心所欲的大白牙,这一切似乎都在启迪我:“幸福就这么简单”。
但,这绝不是我初到莫国时的感受。
初踏马普托街头,由陌生而起的紧张感,加之出国前道听途说的各类忠告,以及别扭的左道行驶、横冲直撞的马路杀和初次出游即被持枪“黑人警察”的逮捕,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灰心丧气,坐卧不安,根本就无心去领略迷人的异国情调,一心只想着能安全回国就足矣,夫复何求?
头一个月,我只身一人驻扎在一个叫卡坦迪卡的县城。虽说是县城,却近似国内的西部小镇,人们以一条双行线国道为中心线搭起一小段简易商铺,东西不足百米,南北也是如此,但就是这份简陋维持着我每天的饮食。
记得,每次上街采购,总会听到“西娜、西娜”的呼喊,循声望去,就会看见翘起的大拇哥和灿烂的白牙,后来才知道“西娜”在葡萄牙语中是“中国”的发音,不晓得听了多少句“西娜”之后,我养成了翘大拇哥回应的习惯,只要响起“西娜”就赠送一枚大拇哥。久之,原有的偏见和误解恐惧慢慢抛之脑后。我开始学着在购物时讨价还价,或是多拿一个,或是少付1梅蒂卡尔,但这绝不为贪占便宜,只为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对我的举动或是惊讶、或是打趣、或是报以微笑。随着交易的频繁,他们开始主动大胆地招揽我采购商品,更有胆大的哄笑着开我的玩笑,虽不懂其意,但从眼神和笑意中看得出善意,从主动多给我商品中也看得到善意。
次月,随着工作的启动,与他们的接触也逐步深入,我得以有机会深入他们的部落,走进他们的家庭,与这里未受丁点商业化的原始居民席地而坐,虽难以侃侃而谈却可以四目相对。语言虽有障碍,但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我看到了中莫友善和久违的仁孝礼仪。
工作中,路过村落稍作休整之时,我们都会受到主家的热情款待。雇佣者和主家相见时,他们或是半蹲着彼此问好、或握手以贺,异性之间或者妇女之间还会彼此拥抱亲吻面颊,或拍手以贺。问候时,他们之间不论远近亲疏,都会尊称长者为“爸爸或妈妈”,这一点倒是和国内发音一致,甚好听懂;趁此,我也会学说几句新学的土著问候语,以表敬意,却往往换来一片惊愕,赢来满堂笑声;好客的主家总会让出家里最好的板凳,端出清凉的饮水,恭敬地跪送我的面前,令我诚恐备至!虽顾及水的洁净程度,但却不容所辞!
慢慢的,异国风情见得多了,也就看的淡了,但却想的深了,这里让我倍感矛盾的是:你看得见衣衫褴褛外表,却看不见沮丧颓唐的精神;看得见四面漏风的茅屋,却看不见萧条破败的迹象;看得见日日为餐的木薯,却看不见廋骨嶙峋的.体格。这里,你看得见公路沿途出售的商品,却看不见叫卖的商家;看得见零零落落的村户,却看不见严实的院墙;看得见随性起舞的人群,却看不见锣鼓罄铙。这里,就是这样,虽然贫穷,物资匮乏,人们却活的潇洒、自在,幸福却也显得简单而长久。
今生,感谢与你有缘相会——莫桑比克,让我重新审视幸福:“原来幸福与物质并非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