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初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习惯-初中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惯-初中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惯-初中作文1

  我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是教我奥尔夫音乐的孙老师。她能歌善舞,弹钢琴的时候坐在钢琴前特别端正,她的手像是有魔力一样,我很喜欢,于是就跟她学习钢琴了。

  孙老师教给我有两个个好习惯。

  第一是坐姿,她让我坐在钢琴前一定要坐端正、脚踩在脚凳上,双膝并拢,背要挺直,不弹的时候手放在双膝上,弹的时候手再放到琴键上。我那时很喜欢她,每次弹琴都按照她说的做。所以现在妈妈说我弹琴的时候最漂亮、最优雅。

  第二个好习惯是识谱。别的小朋友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都有书,我没有书,每次上完钢琴课,孙老师给我画好五线谱,并且把难写的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帮我写好,然后让我趴在小桌上自己画五线谱,把这节课学习的乐谱抄下来,作为家庭作业。经过这样的练习,老师说我识谱很快,识谱能力很强,理解力都变强了。

  现在我每天练琴的坐姿都保持的很好。老师给我布置的新曲子,我都是自己识谱完成作业的。这两个好习惯对我现在的钢琴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要坚持下去。

习惯-初中作文2

  我对过年的看法是全家人在一起去亲亲家玩,节前打扫卫生、贴门神、放炮赶年兽、守岁等。

  春节的来源是因为有一头年兽,每到除夕就从海底上来,来到人间杀害百姓。有一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这里用炮和门神、年神赶走了年兽,从此以后年兽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这样人们把赶年兽的办法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后来就成了人类的习俗,这就是年的来源。

  我对年兽很好奇,想知道年兽到底有没有,年兽长什么样子,我一定要找出来,于是我在网上查找,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又看了关于年兽的图片,有的是爬着的,有的是站着的。不知不觉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又看了解说,上面说不一定有年兽。我要好好学习来研究这个万年这迷。

  你们想知道吗?那就和我一起好好学习吧!

习惯-初中作文3

  我有许多坏习惯,天天想改,就是改不了。我想改是因为它们给我造成许多烦恼!比如说:我的坏脾气和丢三落四的习惯,还有我抓笔的姿势老是不正确总是惹爸爸生气!我的坏脾气经常发作。有一天,我在喝牛奶,我喝了很久还没喝完,奶奶催我说:“快喝!”我听了很烦,我就大声嚷道:“我不是在喝吗?”我知道我不应该对奶奶发脾气,可是我就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还有我经常在玩电脑的时候,鞋子都不在脚上,当急着要上厕所的时候,就得到处找鞋子,往往找半天也找不到,最后只得光着脚或穿着妈妈的鞋子上厕所。你们说我这习惯是不是很不好。

  另外写字的姿势老是不对,爸爸说:“我跟你说过成百上千次了,写字姿势不正确会有很多坏处会近视、会驼背、手指会畸形等等你就是不听。真拿你没办法。”我真想告诉爸爸说,我已经努力改了,可就是改不过来啊。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快帮帮我让我早点改变这些坏习惯吧!。

习惯-初中作文4

  他们说,人生总要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才能够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走错路。

  可是电视剧和电影所引导的一种人生,我们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拖沓,即便是不需要别人开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这些细节方面,我们似乎也能学到不少。

  我知道,别人的称赞和夸奖,其实都只不过是想要和你拉近一点距离。

  也许有时候,确实是因为你的出色,让别人对你青睐有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骄傲的借口。在未来的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人在寻求结果和答案。

  也不是所有人都把你当成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或者是必须的人。

  有时候他们会把你当成多雨的人,就如同路旁的小花小草,不仅不惹人注目,而且想让人出之而后快。你总是把自己看的太过重要,这是你的缺陷。

  未来的人生,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能急躁,不能慌忙。也许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的选择中看懂人生,如果他们对自己太过于依赖,也许就不知道合作的重要性。相反,如同他们太过于依赖别人,可能就会低谷自己的力量。

  相反相成,讲究的是中庸。

  我们还在学习的路上渐行渐远。

习惯-初中作文5

  小时候我是个直性子,不算嫉恶如仇却也容不下什么谎言,看不下去什么欺骗。那时,我曾与几个同学争辩他们是否违反了考场纪律,他们脸红脖子粗地扬起小抄,用拳在我面前挥着。好友上前拉住我,说:“习惯就好了。不要管。”

  我问:“为什么?”

  长大后,这类情况常见。大家见了,都一笑了之;我便也不再管。但我总觉得心里有个结,在一次次对这些不齿行为的漠视里,越系越紧。

  初三是个黑云压阵角声漫天的'阶段,人心不免生出一丝叛逆。年轻的英语老师压制不住这股叛逆,眼睁睁看着那叛逆的少年指手画脚一通后摔门而去。班里沉默地如一滩死水,毫无生机,英语老师像面对一扇铺开的深紫色的水面,只能无声背过身去。我在课桌下握紧了拳,竟不敢发一言。

  心结又打了一个扣。我问:“为什么?”

  是因为我已经习惯这些现象而不再去制止了吗?是我的直性子被“习惯”磨平了吗?

  呵,这个习惯……

  我读《把栏杆拍遍》,有一篇文章评述周总理。梁衡先生在字里行间深切地写着周总理不惧谤,不从众地保护革命同志,坚定自身立场的行为。读毕,我整夜不得安眠,在脑中不断回放总理义正言辞地批评过火的红小兵的场景。我的心灵在震悚。

  次日,我搜寻到一个贫家女孩的演讲。她说,我们不必要习惯于社会上自己所不容的不堪,为什么要习惯?这和纵容有何区别?为什么不尽己所能去改变?从一,到众。

  古时赵高指鹿为马,群臣应之;指日为月,诸吏赞之——其结果,秦二世而亡。这不是正应了孟子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吗?

  习惯于不堪,不如不要这个习惯!

  已因习惯于漠视这些错误行为而沦为一个只知左右逢源而不晓“致君尧舜上”的庸人;国因满是庸人而灭亡。一切只因人云亦云的“习惯”。

  习惯!我们为何要这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