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写作的方法(2)

时间:2021-08-31

二、如何处理好多人调查与写好报告的关系? 这是个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区别。

  文学创作完全是个体劳动,手工劳动。

  如果让巴金和郭沫若合起来写一篇小说,保证不好看,因为各人有各人的风格。

  但公文代表一个领导机关的集体意志,因此,它是一个集体意志的体现。

  调查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个人去调查,有一个调查组,所以调查报告就应该是大家群体意志的反映。

  一个人调查也有,但多数情况下是多人调查。

  我个人主张调查组最好是三人左右,不要太多,少而精,便于集中大家的意见。

  有些大型的和中型的综合性调查,人数可以多些,但最后要写出分课题的报告,在前面加上一个综合性的概述,或者叫整个报告的内容提要也可以。

  长篇调查报告我主张搞提要,否则领导没有时间看。

  有几百字的提要,可以把调查报告的精华部分突出出来,特别是对策建议部分。

  在有分歧的时候,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允许保留意见,用方案之二、方案之三注明出来,可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

  调查的分歧要由调查组组长来拍板,组长拍板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仍可以调查组名义坚持,因为调查报告是体现调查人的意志,而不是体现领导人意志。

  领导认为不对时,可以在批语上写清楚,再往上报。

  这样,既发扬了民主,又不损伤下面的积极性。

  所以,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充分尊重个体的意见,最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再加上组长裁决,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意见。

  三、如何解决调查报告中问题与建议重复的问题? 调查报告要有情况、有议论、有办法。

  这是刘顺元反复强调的调查报告的三个有。

  如何把他们统一起来?我想,情况不能复杂,要做到以情动人,十分简练。

  问题部分要详细,要展开,要努力把它摆深摆透,因为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策建议部分要简练,条文式的,一二三四,就可以避免与问题重复。

  比如以“抓阉”为例,包产到户后发生了争牛、争水、争农机这些现象,有的地方发生了打架斗殴等问题,在对策建议里就可以提出,例如像抓阉这个办法也可采用,而这个办法与我们所谓科学的抽签、概率论等并不矛盾,要解放思想,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实践上进行操作。

  这样,对策建议就非常简练。

  对策建议的关键是要有高度,要有理论高度,要有几个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这几个性说来好说,做起来比较难,尤其是可操作性,相当不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