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作文

时间:2021-08-31

诗意的栖居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意的栖居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意的栖居作文1

  当厚厚的一摞《格林童话》印成铅字,成为儿童们手中的珍宝,当慈爱的父母为婴儿朗诵那诗篇般的传说,当童话中善良的公主为孩子五彩斑斓的梦增色这些传说的真谛,格林兄弟们苦苦寻觅的与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无言处彰显。那便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人之血脉——真、善、美。

  这是多少简单的三个字,却总是被数数然的我们轻易忽视。格林兄弟穷究传说中的字句,希望找到隐藏其中的真理、律条,却忽略了那连邻家孩提都能总结的至真善至美。

  我们总是如此,实用性的价值标准成了现代人的鼻环,殊不知科学、技术、修辞终须美感、善念与真诚为线,前来缝合。没有真善美为信仰的实用主义,只是清寂的旧代朝服,扣子滴滴答答地掉,散落满地。是的,我们必须有充满劳绩的实用主义来领航,但人之为人,不能缺少信仰指南。

  荷尔德林曾说,充满劳绩,人还是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若我们只是一味追求实用的劳绩,纵使有丰硕的穗粒、有甜美的饭食,却依旧只是匍匐于地的生灵。若当真如此,我亦要赞美人类谦卑的神态与丰厚的劳绩,却哀伤于灵魂的羁旅无依。你可曾听说,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是美,让人的双膝直立行走,傲然挑战烈日!是真诚,让人之间萌生称之为爱的强韧纽带,让人性溢满芬芳!是善,让这群大地上的异乡者将根基所向土地深处,却始终向上生长,不生旁枝!海德格尔说,精神乃是涌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飚。是真善美创造了人的无限可能!人对内在生命无数次的重生与再造,无不是以美为明亮的焰火,善为摆渡的舟身,真为手中的柱杖。

  当我们翻读《格林童话》,或是《同海经》、《伊索寓言》,我们看到的人类历史前行之指路灯,皆是人性的光芒。矢志不渝的爱情,星汉为之震慑的母子纽带,抑或是一诺千金的友谊,都建立在无与伦比的人性之上,真善美之上,没有公式的繁琐,亦无关定律的教务,她们真实存在,为人类铺路助行。

  实用主义的发展迷惑了我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于机件般的冷酷言行,我们忽略了美,遗失了真,摒弃了善,似乎惟有孩童依然未忘记那颗徇霞般的初心。

  不,我要依然将根基深扎地下,引体向上接近太阳。我要同树的主干一般强壮,善是我枝干中的琼浆,我将现实的责难裁成片片绿叶贴于项间额前,真是丰沛的雨水,美是头顶的湛蓝晴空。

诗意的栖居作文2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在生命的原野上,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选择一种最美的方式绽放。

  ——题记

  人,诗意地在大地上栖居,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物质的富足只是最低的追求,我们要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坚定的位置,整个地静息在那里,再无贫乏或享受,得到心灵的完全充实,找到真正的幸福。

  梦中水仙花开,那淡淡的清香,编织着灵魂的追求。如果可以,愿用手中的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让它永远开在梦中,开在眼前,开在人生的每一段路上,永不凋零。

  每个人手中都有两块面包,它代表着外在的物质世界,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缺之不可;每个人心中都曾开过那么一朵水仙,它是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它不如物质具体,但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追求,缺少了,我们的人生同样不会完整。

  那幽幽的清香无形,却又在每个人的心中幻化出不同的形状:有时它化作《诗经》中的歌声,婉转悠扬;有时它化作庄子梦中的蝶,翩跹起舞;有时它化作《离骚》中的文字,随汨罗江淌过千年……

  每个人都应用手中的一块面包去交换一朵水仙,它是我们心灵的追求,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人的根本,在这追求中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

  水仙是庄子的思,战火纷飞,命若琴弦,他神情枯淡,而内心却渴望九万里风鹏正举;水仙是李白的诗,官场黑暗,壮志难酬,他千金散尽,而内心却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水仙是梵高的画,饥寒交迫,难以为生,扭曲的星空下,他却将自己的生命开成一朵最美的葵花。

  是的,在生命这片原野上,不管岁月的风霜使我们怎样伤痕累累,我们仍要选择一种最美的方式绽放。

  文革中,许多人被下放,在那个贫乏而又艰难的时代,有些人仍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仍每天坚持喝自制的下午茶,让生命之中保留了一份优雅,这样的人,不会被艰苦压垮。

  二战后的德国一片废墟,但人们相信它定会重新崛起。因为在那片废墟之中,一朵鲜花灿烂地绽放。在生存都面临威胁之时,仍不忘精神上的追求,这不正是他们民族精神的最好的写照吗?一个在废墟中仍不忘精神追求的民族永远不会被击垮,而今,德国之花果然在曾经的废墟之上灿烂。

  不要选择一种随意的姿态度过一生,在生命的原野上,伴一株水仙,诗意地栖居,让那淡淡花香,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看清那些险些忘却的希望和梦想。

  让自己的心中开出一朵水仙,用一种最美的方式绽放。

诗意的栖居作文3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辉煌而又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