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诗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蝉娟”。这首诗叫做[水调歌头],它虽然没有豪志的诗句,但却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遐想。这就是它的点精之处。也正是我之喜欢它的原因它没有我最喜欢的一句,只是我都喜欢罢了。

  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圆”“难”这几个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忆。李白当年也不是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思家思亲的痛苦也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把作者从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实质是借月来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中秋佳节,明月是那么的圆,我望着明月。把我的思念与祝福托付给明月带我传向远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并不是没有优点,“何事常向别时圆”,叙述了为什么偏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们啊!你们只在痛苦,分离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圆,就对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别时圆”也许是明月对下次团聚做预告呢?如果“别时圆”是人们分离时看到的景色,把分别的痛苦毫不会的算在了无辜的明月身上,让明月背负一个不雅的名称,如果离别时,明月是缺阴,那么人们岂不是说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干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离别家人,孤身一人呢!无论在么样的环镜下,人们都会责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无奈吗?离别并不是痛苦,离别也许是在预示着下次的团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郁结抛开,把心胸开阔的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开启,用另一个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将有所启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大量的诗作流传于世。诗的题材有很多,如写人记事,描山绘水,思乡怀远等。它以独特的魅力向全世界展示着华夏文化,令人为之向往。

  在这流传了几千年的诗海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创作于公元426年9月15日的扬州旅社,此时,26岁的李白已经离乡十年。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仰望天空中的那一轮皓月,不由得生出一股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后来妇孺皆知的诗。

  初次见到这首诗,是小学之门初开的时候。当时并不知道它的意思,只是摇头晃脑地背给老师听。三年级时,才逐渐知道其中所包含的思乡之情。那家中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家里的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往事……尽数含于一个“思”之中。简单四句却仿佛有无尽的思念。

  六年级时再次细细品味,又有所感触。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致华美的词藻,只是以平淡到出奇的语气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做客他乡之人的真实感触,耐人寻味,吸引着千百年的读者。作为一个游子,在夜深人静之时心中思乡之情不免一阵泛滥,更何况是这圆月当空,月华如霜的秋夜。

  现在,这首诗又让我在心中掀起了涟漪。诗的前两句生动形象的表达出诗人睡梦初醒,恍惚间将月光误认为是浓霜的景象。后两句则深化了乡愁,逐渐清醒的诗人,望着照亮故乡的同一轮明月,竟然有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尾。清新朴素的四句诗是容易理解的,又是体会不尽的,一切要靠读者的品味。妙处在此刻表现出来,无愧于“妙绝古今”四个字。

  此情此景,或许当我哪一天和此时的诗人一样,可能会更好的理解他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凉之感吧。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3

  捧一卷诗书,品一杯香茗,捻一缕时光,穿梭时空的隧道,我愿与诗为友。

  因为喜欢秀外慧中的才女,而认识林徽因;又因为喜欢掺杂着浪漫的文学,而喜欢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本集才华于一身的诗。

  这首诗将林徽因的女性的温润柔美、典雅端庄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首深情而不同凡响的诗篇,在色彩缤纷鲜丽的现代诗坛仿佛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素雅高洁的白莲,独树一帜,清雅脱俗,而又不失音韵之美。

  林徽因的诗篇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春风。情感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潮水般涌来,伴以音乐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朗诵,朗朗上口。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兼容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简洁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手法,所以这首诗独有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魅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因为它不仅拥有精致的文学底蕴,更暗含的是一种悲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感伤与悲切,这是一种昭然若揭的凄婉,令人感动。而这的文字的表面则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这样的文字,不是多么复杂的文笔和技法所能做到的,这倾注的,更多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心灵的寄托。

  文字,往往如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人的内心。喜欢这首诗,不仅是优美的词藻,更是那纯粹的忧愁,那纯真的美好。仿佛看到林徽因静倚窗,出神眺望,似乎要看穿世界尽头,寻找、寻找他的身影,寻找属于她的青春烙印。

  文字清扬又愁似万里凝云,这是林徽因。千回百转却又柔美动人,这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因为特立独行好喜欢林徽因,因为喜欢韵律与潇洒,而喜欢《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烛影摇红,茶香氤氲,手捧诗卷,于时光荏苒之中再读往事之沧桑。时过境迁,喜欢诗的心不变。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4

  平日里,我最爱读诗,喜欢那优美的语言,婉约的情感,生动的音韵。我也读了不少诗句,但最喜欢的一首,还是舒婷的《致橡树》。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拟物把自己比作木棉树,热情而真诚地道出了自己人格理想和对于爱情的理解:并肩而立,深情而对。

  在爱情中,她不想依附对方,也不想单恋付出。她只是想与对方并肩而立。她偏要打破爱情中只提倡作为对方牺牲的,不愿当附属品,而是想和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在恋情中,恋人应并肩携手,心心相印,用最初的心,陪对象更长的路。在爱情中,男女应该惺惺相惜,互敬互爱,志同道合,相互陪伴。男女独立的人格不应失去应有的光辉,而应在对方的映照下更加璀璨夺目。恋人应同甘苦,共患难,无论何时,都不抛弃,不放弃。

  诗人在那个“大男子主义”风靡的时代提出了男女平等恋爱的思想,不仅是大胆的,也是新颖的,而这样的思想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首诗歌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自然,毫不生硬。这种抒情就好似与一位友人相对而坐,她以娓娓动听的声音想你讲述一般。这让我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位知音,心灵相通,互相倾诉。

  我最喜欢的,便是这首诗的语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底下;叶,相触在云里。”在读这里时,我眼前仿佛浮现着土壤下紧紧缠绕的树根,还有风中沙沙作响的叶子晴空万里,暖暖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跃。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树下有一对恋人,并肩而立,深情而对,握着手,被风吹起的发丝交错在一起。这语言中的画面感也令我为之沉迷。

  在那晚的梦里,我眼前只有两棵树,一棵橡树,一棵木棉,他们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