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2)

时间:2021-08-31

散文作文 篇3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是干渴难忍时,可以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心的凉茶;幸福是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暖暖的话语……我认为幸福是陪伴。

  在那天,我的表哥要走了,几个人要给他送行。那年是二零一二年,是至今为止我见过她的最后一次。他要去四川守卫边疆了。那是,我们一起去大龙湖玩。

  可能我不懂幸福,但我认为幸福就是:朋友,家人,同学一起聚在一起,一起玩,一起学习。我们观赏美丽的景色,看到了别人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就看到了我们的依依惜别,但大家聚在一起,就会有无限快乐,无限笑声,无限想象,无限可能。我们很珍惜这短暂的时光。我们一起笑,笑出了开心,笑出了欢乐,笑出了喜悦。这开心的欢乐中忘记了伤心,忘记了难过,只记得,那年暑假是幸福的。

  这就是幸福。

散文作文 篇4

  元宵节那天,阳光明媚,带着儿子到超山玩啦一趟。十多年没去,发现“十里梅花香雪海”成啦名副其实。暗香浮动,游人如织。我们登高望远,玩得不亦乐乎,途中还遇到啦几位多年不见的好友。只是下山的时候双腿直打颤,心中不免感慨,岁月不饶人。

  晚上和父母一起在外面吃完饭,我已经累的不行啦,赶紧回家休息。儿子却嚷嚷着还要去看灯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所描写的元宵夜和如今没多大区别,今年的灯会和往年也差不多,“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热闹是孩子们的事,与我无关。只是一觉醒来,雨恨云愁,天空完全没啦白天的灿烂。或许欧阳修经历的也是这样的情景,才有“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感触吧。

  元宵节一过,年味也就没啦,生活又回到原有的轨道。上班的正常上班,上学的也开始上学啦,而我依旧会晚出晚归,一如既往。忙时会觉得倍加充实,无聊时依然会胡思乱想,日子还是单调与重复。但是,生活却在继续,幸好还可以在这里放飞思绪。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多少往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元宵节过后的日子,在绵绵细雨中开始……

散文作文 篇5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屈指算来,我的继父离开我已经整整二十一年了。每当我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想起他曾经对我的点点滴滴的关爱和真情;想起他为我的付出,我的心里就会泛起一种难从言表的酸涩.

  继父是一个集勤劳、善良、淳朴、聪慧于一身的山区农民。他中等身材,一张紫铜色的脸上,慈眉善目的眼睛里时时露出笑意,透露出一个山里汉子特有的善良的秉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缺衣少食是普遍现象。继父家里自然也不例外。自从继父心疼我、可怜我、接纳了我以后,本来就贫困的家,更显得捉襟见肘、度日维艰,但继父依然一如既往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地劳作着。几年之后,继父原本乌黑油亮的头发变成了满头银丝,原本笔直健朗的身体也开始明显佝偻,但他从来也没有半点怨言。相反,倒是时常关照母亲:千万别饿着孩子,她正长身体呢。只记得,每次吃饭时,继父总是把香喷喷的米饭留给我,而他自己只吃饭架子上蒸熟的南瓜、番薯。有次。我很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饭呢?”他哈哈一笑;“番薯南瓜营养好,我喜欢呗。”

  1978年,我满15岁了,在介溪中学毕业的我,有幸考上了贵门中学。这在当年可以说是一件稀罕的喜事。当老师们喜孜孜地到我家报过喜讯后,我却开始愁眉不展;在村里,与我同龄的女孩中,大多读到小学二,三年级,父母就叫她们辍学务农了,在众多的女孩子中除了我以外,连一个初中毕业生都没有,我家里的经济条件又那么差,如果我继续去读书的话,不仅不能够为家里分担困难,而且还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最说,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叔叔尚且不肯让我去读书,而继父又不是我的生身父亲,他能同意我去读书吗?当我婉转地把考上高中,并打算要继续读书的事,告诉母亲和继父时,继父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傻孩子,我早就到学校里去打听过了,得知你考上高中,我比自己中了状元还高兴,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部分学杂费,其他的我再去打算,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告诉我,不要有顾虑,好吗”?听完继父的话,我是一阵感动,一阵欣喜,再看着继父万分慈爱、疼惜有加的眼神,我是千肠百回,在轻轻地喊了一声“父亲”之后,就趴在继父的肩上潸然泪下……

  就这样,我在同伴们羡慕的目光中,在父亲日夜操劳之中,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可是,幸福,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那年初冬,继父终因劳累过度、营养不良、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他一生为之操劳的家,离开了他爱、他疼的女儿,驾着仙鹤凌空而去…

  我是多么想再一次听听继父那声声亲切的呼唤,握一握继父那温暖粗糙的大手,我是多么想再次陪伴在他身边,在他面前撒个娇。我一直天真而固执地幻想着:继父只是太累了、太乏了、太困了,他需要静静地休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地调养身体,他只是暂时睡着了,说不定,哪一天,他会突然醒过来,再次重温那份炽热真挚的父女深情。

散文作文 篇6

  心如糯米,越粘越紧。

  情如粽叶,越煮越香。

  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

  ——文婵若兮

  冬去了春来,春去了夏来,转眼间,此年的端午节也即将在缕缕粽香间清晰开来。

  站在早晨清新的阳光里,感觉丝丝温馨,恬静美好。走在流马人喧哗的大街上,风中淡淡的粽香扑鼻而来,深呼吸,任粽香飘进五脏六腑,打消购买的念头。看,转角处,一群群年长的人儿正在精挑细选上等糯米,声调不一的讨价还价声却成了小城最欢快最活波的晨间交响曲,感觉那么真挚,那么动听。

  走进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设计独特,色彩鲜明醒目的宣传语。进入购物区,其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形态各异,口味多样,包装极其精致来自五湖四海风味独特的粽子,让人尽饱眼福。

  尽管眼前这粽子千般好,万般美,毫无疑问会吸引无数人的眼球,必定会激起不少顾客强烈购买的欲望。但在我心里,却远远比不上我外婆包裹的爱心粽子。

  往常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的,虽然外卖的粽子口味也不差,但是对外婆精心包裹的粽子还是怀深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只要我放假回家,嘴馋了,不论什么时候,外婆总是毫不犹豫笑眯眯地满口答应,转身就走进厨房去准备包裹粽子的材料。此刻,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宠儿。

  接下来,外婆就坐在藤椅上一边筛选着糯米,而我就蹲在外婆身旁一边刷洗着粽叶。我的任务完成后,我就安静地坐在藤椅上,看着外婆以极其娴熟麻利的动作清洗糯米,搓小豆,细切腊肉,又以其灵巧的双手一边擦去粽叶上多余的水分,一边将糯米小心翼翼地递进粽叶口,然后,将这些零散的粽子捆扎。最后,放入锅内蒸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些繁琐细致的程序,我是不会明白原来包裹一个小小的粽子竟然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心思精力。此刻,对外婆这种耐心细心贴心式的举动,不禁使我的钦佩之感不由而生,让我感动的无言。

  望着墙上的钟表,细数着自己在庭院踱步的步伐,迫不及待地等候着粽子出锅的那一刻。迈进厨房,看着这满屋氤氲的雾气,闻着那浓浓的粽香,有一种强烈揭锅,一尝为快的冲动。但,最终,我还是遵守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良言。

  过了几分钟,粽子终于蒸熟了。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揭开那还正冒热气的粽叶,用筷子将粽子一分为二,看着那金灿灿流油的腊肉,饱满剔透的赤豆,让人垂涎三尺。于是,忍不住细细咬上一口,滑滑嫩嫩的,不油不腻,而且富有嚼劲。但是,外婆总是在旁边笑着温柔提醒着我“当心烫手,当心烫手”。我总是天真的回答道:“就算是烫着了,我也是幸福至极,快乐无比的”,外婆浅笑无语,只是满眼疼爱的望着我抚摸着我的脑袋。

  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着外婆给我包裹的爱心粽子,心里感觉沉甸甸的,我明白这小小的粽子里面包含了多少关爱,多少汗水,多少祝愿,多少温暖。这么多年以来,外婆总是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默默付出着,劳累一个人承受着。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有好吃的,好玩的,外婆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要留给咱们,打电话告诉咱们。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季节,外婆依然坚持着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咱们千叮咛万嘱咐,叮嘱咱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天冷要记得加衣,晚上要盖好被子,不要着凉了。也许,咱们若安好,便是她的晴天。”每当回忆起外婆的音容相貌,一言一行,心里总是暖暖的,甜甜的,对她的思念越发浓烈。不管在校内校外,只要听到室友们赞扬起她们外婆时,我的脑海播放的满是外婆慈爱辛劳的画面,让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想,亲情总是无须解释的,思念总是无需理由的。

  如今,咱们正一天天悄悄成长,而外婆却在渐渐日益变老。多希望时光可以止步,多希望外婆可以享享清福,多习惯外婆家的独特粽香味,又多么害怕某天外婆的突然离开。或许,是我多虑了,也许,只要咱们大家都欢乐的笑着,开心的活着,幸福的过着,这就是对外婆最好的奖励。

  只要一想到每年都可以尝到外婆亲手包裹的粽子,我总是很得意,很甜蜜,很开心。此刻,我什么也不愿多想,什么也不愿多看,只是一心一意地期盼端午节的到来。这样,咱们又可以重拾那欢聚一堂的喜悦,共享那温馨美好的时刻。

  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你善于发掘,善于体会,懂得珍惜,懂得铭记,时常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看看吧,何处不闪耀着平凡的美丽,何处不流动着真爱真情。

  在这端午即将来临之际,若兮提前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平安健康永一生。但愿万水千山粽是情,心如糯米般越粘越紧,情亦如粽叶般越煮越香,快乐犹如那射线般,无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