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1

  一、复习拓展

  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读文—复述—谈变化)

  明确: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单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口味探究

  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通过读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3、4的分段: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c: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明确: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写法是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 “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讨问题

  1、这篇课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2、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2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体现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1。教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