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稻田作文(3)

时间:2021-08-31

4夏日里最后的稻田

  眼前这首诗,令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家乡,我的家庭。这么优美的诗句,这么美妙的情景,却勾起我满腔的愤懑和痛恨,说来也真是件很古怪的事情。

  我的家乡虽同属江南,但并不是“水乡”。因此,常常因为干旱所苦。我家的一块承包田在一条山冲的最上端,在其更上端,有一口巴掌大小的浅浅的山塘,那就是山冲里一溜稻田的活命水源。风调雨顺的时候,谁也没有在意山塘的小和浅,谁也没有感觉到稻田会那么难伺候。但是,就在禾苗开始打苞吐穗的时节,就在稻穗开始勾头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持续十几天一个月的旱情。父亲每天早晨扛着挖锹到田里去,希望能从那口小山塘里再理出一点水来。他每天最关注的是天气预报,只要一听到“沿江江南,晴到多云”,他的脸上就开始“多云转阴”起来。是啊,没有水,眼看就要到手的稻子就会绝收啊!如果收不到粮食,一家人的吃食就不好解决啊!

  当山塘“锅底”上的最后一点水被绞干之后,绝望的人们开始肩挑手提,从二里多路外的山冲下面的水塘去挑水。父亲、母亲光着脚板,挑着硕大的木水桶,在小山脚下的晒得滚烫的石子路上穿梭。周末回家,遇上这抗旱战斗,虽然我的弱肩尚担当不了多少水,母亲也坚决不让我压坏了“坯子”。可是,看见他们挑着那么大的水桶,佝偻着腰肢,脖子上的青筋暴跳,那么痛苦,那么惨痛,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是,我实在不中用,没有挑上几个来回,就被压垮了,一躺上床就爬不起来了。

  我真的痛恨!为什么都这个时代了,还要像愚公一样,手提肩扛,过着牛马般的日子!难道我们活该过这种日子吗?

  我庆幸,现在再不用在烈日下挑水了,村里所有人也都不用这样劳累了,因为退耕还林政策,让许多无法种植水稻的旱田改种了经济树木。成片的林木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而且收益远远超过种植水稻。父亲偶尔会笑着自问:“从前我们怎么不晓得这样做哦?”是啊,从前为什么不知道这样做呢?在荒山上开梯田,在严重缺水的地方建城市,为解决干旱而人为地催化冰川,限制人口流动,严格区分城里人乡下人,我们做过多少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