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2)

时间:2021-08-31

二、积累阅读素材的训练作用

  作文能力,不但要靠教师的指导,同样还要靠学生自己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这就需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以丰富的阅读来奠定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学会将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作文写作技巧等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能力。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同样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学习的文章,切勿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推荐小学生阅读一些较难的文章,以防挫伤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以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表达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进行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看过那些有关叙事的作文,这些作文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叙事的,在自己写作时可以参照哪些写作方法等等。小学生拥有一定量的阅读词汇与写作技巧,就会很容易地完成叙事作文的写作。

三、.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意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应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习作,你进步大”。“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加成功”。这些评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想象不够丰富,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2.实现讲评语式的多样化。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评讲,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四、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种形式的作文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审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五、注重个性培养,提倡多层次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文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命题适度放开。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我极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者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

  2.上交可先可后。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们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对于优秀的学生,我适当加以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作文,看两遍课外优秀作文,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说为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习作,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

六、注意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得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语文教师更是不断地研究教学、了解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以便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相关文章:

1.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2.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的方法

3.文秘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4.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5.最快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6.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7.提高写作的方法

8.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