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小学作文

时间:2021-08-31

汉字之美小学作文

篇一: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美就美在它只对真正爱它、懂它的人掀开自己神秘的面纱,美在外形华美与忠贞气节的凝造。

  神秘的面纱在于其历史奥妙,是谁创造了汉字?又是怎样的机遇创造了汉字?外形华美是《大学》中讲的“外王”,它重点在于文字笔画的柔美,每一笔的连畅与精神世界用文字表现出了自然。而忠贞气节就是《大学》的内圣,每个字都是一首诗,譬如“木”字,其竖表坚守,其横意发展,而撇捺两笔则是向外拓展,这不正是读书人对读书的态度吗?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美的。目光纵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产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这是一种刻于甲骨与铜器的文字,这是一种简单的图画文字,在当时这种文字与陶器的花纹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汉字之美就体现出来了。后来,几百年以后,金文诞生。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会意字,它们像一幅幅图画,有的浑厚奔放,有的呈团块状。在近些,篆书向我们缓缓而来,它将金文简化,又不失图画风格——圆润是它的特点。后来,隶、楷、行、草成为时代趋势,其间架严谨,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豪迈奔放。

  汉字的外形是美的。说起来,不得不提书法。拾一杆毛笔握于手中,沾于墨砚,使书墨香气晕染开来。一手扶宣纸,另一手持笔苍劲立于纸间,浓墨重彩也典雅风范。书法是艺中之艺,之所以有此称号,是因为书法是字体的标本,也是人格的楷模。宋朝科举时期,苏轼以其惊人思想夺得榜眼,可那时苏轼的字只算得上规范,并不能拔得头筹。是什么使苏轼的字成为洒脱不羁的代表?我想,是苏轼人格上的修养,炼定平凡内心,甘于做“闲人”,不争名利,因此才能写出一幅又一幅完美的书法之作。

  汉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汉字向来就有尽善尽美的称号,所谓“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书法的第一笔往往能决定整个艺术境界,黑或白,虚或实……下笔时,万物皆围你旋转,时间就是永恒。这种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虚则歧,满则溢,兴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权力上的枷锁,升华为精神上永不衰败的财富。

  汉字之美,美在我们义无反顾的与世界撞击而守住文化,美在拥有真正的中国魂。也许,众多人提笔忘字,纵使汉字经历过这样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依旧散发着动人光芒的美。

  想想伏尔泰的话:耕种自己的园地,不要急于膨胀自己,当我们用真正中国心坚守起这个大国,我们才有勇气不忘初心,慎终如始。

篇二:汉字之美  汉字,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力量,横平竖直,端庄大方,更有一种文字的生命之美。

  古代的文人书写底蕴颇为深厚,提笔落笔,墨色便在纸上浮现。一笔墨,分隔了墨白,分隔了阴阳,分隔了虚实。笔法的时而轻墨,时而疾徐,汉字的深厚刚劲表达得漂流尽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一个个汉字是丰富的书法瑰宝。它们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疑聚力量。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写下每一个笔画都是拉长历史镜头的过程。古人写书法是从临摹法楷体开始的,数千张纸的练习追求书法之道。古人曰:“正者,冲和之谓也。”练字以“中和之道”为内涵,做到身正、笔正、纸正。以正的立意书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内心对书法的尊崇表现汉字之美。大多数书法家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字体,或许飘逸,或许柔美,当每个人的内心沉淀下来去倾诉时,语言学会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字体也便不同了。字体形状有别,灵魂始终是一致的,汉字带给人的洗涤与净化是不会改变的。

  真正用心灵触摸一支毛笔,体会墨汁落于纸上,轻轻渲染开来的韵味。临摹一篇美文,感知那春风拂过柳叶的'雅致,亦或是临摹一篇经典,感知古风古韵,如同欣赏那红墙黄瓦间,一位手撑油纸伞的女子。写下端端正正的一笔一划,细细体味书法之美,汉字之美。当笔尖轻轻落于纸上,悠悠墨韵染,当每一撇一捺划过,都是在诉说。你听到了吗?那是在与纸墨的细语,它柔情又细小的声响,在笔尖,在纸上,在墨里。

  汉字之美,是无法言说的,满心的欣然和崇高的敬意,只能化作空中的墨香回荡去表达。

篇三:汉字之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婉转动听;中国文字,美妙绝伦。

  ——题记

  汉字,结构复杂多变,造字精巧神奇,让人无限感慨。一笔一划间,变化无常,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汉字便翩翩然地浮现在纸上。就好似活泼、靓丽的彩蝶,缓缓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魅力。

  汉字的创始者便是仓颉。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极具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无人会写字,或者说没有人知道汉字为何物。每个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却无人知晓无人会写,想来有点好笑。那个时候,无论大事小事人们都必须找到对方亲自与他述说,这样不仅麻烦且浪费时间,甚至还会为一件小事而耽误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也多亏了机智的仓颉,创造了奇妙的汉字,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类。

  自仓颉创造出神奇的汉字,便被聪明的古人发明光大了,使得汉字在真正意义上被世人所得知。古人由一种字体——甲骨文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字体:行书,草书,楷书……种种字体,不可说完全相似也不可说完全不同。它们都是汉字,可形体上却千变万化。有的,行云流水;有的,入木三分;有的,气势磅礴……这便是汉字的魅力之一了。我想我该知道那些乐衷于书法的人们心中所感了,汉字的确有让众人沉醉的资本。

  然而,在当今社会,爱汉字爱书法的人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21世纪,人类的脚步从未停下,人类在孜孜不倦的发展着高新科技,工业,农业……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汉字却反被抛在了脑后,他不甘的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怀抱希望的等待人们会再次发现他的好,继续珍惜他。可是他好像要失望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不再一成不变。人们不再需要飞鸽传书,快马传信,因为大家手中都已经有了神奇的手机、电脑。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谁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在纸上用心的写下一笔一划呢?人们,是已经忘记了汉字的美好与珍贵了吧。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我们努力的听着英文歌,英文听力,考英语四六级,有时说着话都会情不自禁的蹦出几句英语,真厉害。我们都在努力学习外国文化这并没有错呢,可是有些崇洋媚外的中国人一边说着蹩脚的英语一边视汉字为耻辱的狰狞面目着实惹人发笑。而外国友人看到这些人的可笑样子只是不屑的笑笑然后努力的学习被我们遗忘的汉字,这一幕该是多么的讽刺啊!

  来吧,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电脑,活动一下因长期打字而略显僵硬的手指,重新握起笔,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勾勒出一只又一只美丽的“彩蝶”,再次感受青春的活力以及生命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