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小说对比》读后感作文(3)

时间:2021-08-31

  比如说,司马辽太郎对于丰臣秀吉的描写侧重于写这个人很聪明,聪明到了任何事物都可以看穿的地步,但是最后丰臣家族却很快的败亡了,原因何在?司马先生把原因归结到了丰臣家族没有建立让一个国家能够正常运转的体制,所以免不了遭受消失的命运。而山冈庄八先生则把丰臣家族的败亡归结于德川家康的雄才大略。他描写了丰臣家很多的英雄,表示他们也曾对丰臣家族的存在而进行过努力的奋斗,可是家康太强大了,所以他们的失败乃是时之必然。甚至于同一个作家再写相同的内容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司马辽太郎先生在发表了《丰臣家族》后,又写了《关原之战》。其中他又再次提出了丰臣家灭亡的原因,他将之归结到了丰臣家族在秀吉死后再无一个能够支撑大局的英雄存在,其他的人都只是目光短浅,武勇无谋之辈。不仅如此,还有家族的内部分裂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读者在看过后无不对作者的历史见地深感敬佩,虽然作家所观察的方面在当时不一定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可是依然可以借为镜鉴。而且看了很多的日本小说,很难找到相同的痕迹。抄袭当然是不可能了,就算是相同观察点和角度也很难见到。这无不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个更加良好的体验。

  但是反观我们自己,我确实想要说些什么。首先我们能拿得出手的小说本来就不多。现代以来写历史人物的小说是在是屈指可数。当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存在。但是我想请问的是,如果你想要看有关曾国藩的原创历史小说,除了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你还能找到其他可以说是具有很强可读性的小说吗?你可能会立即反驳我说:你看大街上书店里不是有很多像是《解析曾国藩》,《左手曾国藩右手XXX》之类的书存在吗?那我想你一定是没有好好的看过那些书。他们与其说是小说,更不如说是曾国藩的年谱或者是曾国藩的谋略解析,不具有小说的模型。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是小说,但是我想如果你看过三本以上的话,你绝对不想再拿起第四本。为什么呢?你会发现虽然他们是由不同作家不同出版社在不同的时间下写下的文字,内容竟然相似度高的惊人。举写诸葛亮的为例。如果你打开现在写诸葛武侯的作品来看,一定要看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作品一定要用它来作为诸葛亮一生的代表,根本毫无新意。而内容和切入点也基本没什么大的不同。要从诸葛亮出山开始就都是从出山开始,要么就是从童年开始,随后到星落五丈原为止。翻遍市场上的所有书,几乎找不到第三种。而所讲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比如,要多方面看书,要处理好上下及同僚之间的关系,等等其他相同的内容,不一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