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第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及化合物的性质》。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内容介绍及教材处理

  本节课内容包括:铁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及铁盐四部分。我是这样处理的,因为铁单质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本节课重点学习铁的化合物的相应性质及Fe2+、Fe3+检验。并将Fe2+、与Fe3+的相互转化这个难点放在下节课学习。学生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难度,而Fe(OH)2的性质是这两部分的综合利用,难度更大。我准备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结合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主动探究结果,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

  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铁是金属中的重要元素,由于铁是变价金属,所以高考中对元素及化合物的考查,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你们说课就是中考中的地位。)通常以无机推断题形式出现。同时,铁又是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国防中应用极其广泛的金属。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对铁的化合物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课本上设置的“学与问”、“科学与探究”,是学生深入了解金属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感悟到金属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四、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为:........

  由于......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难点设定为:......

  五、 教学过程

  1、对于铁的氧化物的学习,我是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学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你实际的教学设想,大体步骤。对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授课内容,为了强化学生对........的理解,我设计了........,另外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作业布置。

  对于本节课我也进行了如下反思(这个必须要说,你可以直接用我的)

  新旧两版教材除了在课程安排上又说不同外,对于教学方式由老师传授、学生被动。转变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老师有意图的设计、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观察、归纳、总结,亲身体验。如我本节课.......,让学生........,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注明:

  1、条理清晰,说出你所要叙述的1、2、3、........

  2、几个方面全面,不能丢项

  3、彩色部分的话语是重点语句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设计“滴水生火”趣味实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第二环节: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1.“滴水生火”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Na2O2的样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质。紧接着设疑:水一般用来灭火,而我们的实验却是滴水生火?

  棉花为什么能够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层层递进,将学生对Na2O2和H2O反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应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5分钟)

  2.“吹气生火”实验探究

  结合上述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讨,又引入 “吹气生火”实验,学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同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实际,讲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妙趣横生的实验探讨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然后在多媒体上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得以应用和巩固提升,我设置了如下两个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钠着火了怎么办?

  【交流思考2】钠单质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

  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是对钠的氧化物知识的复习和运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与NaHCO3知识的教学。(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4分钟。)

  第三环节: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

  对于Na2CO3与NaHCO3两者溶解性差异实验及水溶液性质的检验。操作比较简单,但有些差异比较细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触摸感受。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采用了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实验探究。我设置的是演示实验,通过一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两者热稳定性的差异。

  实验做完后,在多媒体上的表格中总结归中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8分钟。)

  在完成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后。我又设置两个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交流思考2】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以上两个问题,我及时给予点评、总结。(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课堂小结。

  此时,教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我启发学生回顾、再现知识,并把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写到黑板上,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简明扼要的写出Na2O与Na2O2,Na2CO3与NaHCO3的主要性质即可。(见附表)

  教学评价:

  本节课依据构建主义理论,我设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两个趣味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学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质具有这样的性质,激发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情趣。同时又依据知识特点,用实验探究来完成对钠的几种化合物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除此外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学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完成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