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2

  一、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宠,所以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就会乱发脾气,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也不会照顾他人的情绪,更不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并带给他人快乐。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心情播报》。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节目主持人选拔赛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最后达到以下目标:

  1、使幼儿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学会用各种方法让他人和自己高兴。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大胆表述的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心情都有晴天和雨天的时候。把难点定位于让幼儿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他人和自己的心情变成晴天。

二、说创新点:

  1、把抽象的心情用“晴雨天”来表示,让幼儿能形象地感知和理解。

  2、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表演、多媒体教学、游戏和教师多种形式的鼓励方式相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游戏法、启发提问发、表演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

  高尔基说:“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所准备材料有兴趣,因此我做了丰富的准备工作:

  1、多媒体课件。

  2、小动物头饰和动物脸谱若干。

  3、用纸箱做的电视台,话筒一只,木偶一个,骰子一个(每面上画有一个小动物的心情图)。

  4、各种玩具、乐器、图书等实物。

五、说学法:

  这次活动,用以上所说的教法为手段,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提问、表演、讨论等方式,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教育幼儿要有快乐的心情,并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讨论——观察——实践得出结论。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应该问题不大。

  《石壕吏》语言凝练、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二、说目标:

  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读懂文章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准确、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和精练的语言。(重点)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珍爱和平幸福的生活。(重难点)

  其中重点放在对作者思想的把握和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两方面。

三、说教法:

  学习千法,读是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弱点往往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因素:猜对联、当演员演短剧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效率。同时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

  在探究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出预习题,意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编排剧本,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官吏只出现了两次,却以《石壕吏》命题,原因何在?为什么隐去官吏的蛮横凶恶?杜甫反对征兵吗?

四、说设计:

  (一)导入:展示两幅对联,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两幅对联里猜他是谁”?引用朱德、郭沫若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背背上节课学的《春望》”——(温故知新)。“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春望》同一时期的一首长篇古体叙事诗《石壕吏》”。(板书课题)“问大家一个问题:长大想当演员的举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石壕吏》排成短剧演演好不好?那要演好剧首先我们应该做什么?熟悉剧情主题,把握人物特点。”

  (二)预习交流

  1:结合注释1介绍故事背景。

  目的:有助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

  2:疏通文意。

  目的:准确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言词汇。

  (三)品读探究:

  1:明确作者投宿的时间地点和发生的事件,体会从中反映出的社会的动荡不安。

  2:重点分析致词的内容,分层,概括层意。结合学生表演去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力,深入挖掘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生动。同时了解“藏问于答”的手法,突破重点,体会作者语言精练的特点。

  3:从分析杜甫的沉默入手,结合其身份、背景,分析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一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目的:培养合作整和能力。

  (四)研讨

  怎么去理解

  (五)看图背诵

  目的:生动再现故事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性背诵课文。

  (六)作业:

  1:扩写最后一段。(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人物,且注意细节描写,例如:”如闻泣幽咽”中谁在哭。独与老翁别一句中作者都与老翁说了些什么,老翁如何对答等)

  2:背诵全文。

  目的加强协作训练和佳作积累。

  五、反思

  1。 每一节课都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 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要给学生留出展示他们才华与能力的机会,就会发现学生会还给我们一个个惊喜。

  3。 爱国情感引导的还不够,应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