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让学生在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建构数学规律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是扩大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成为一种需要。

(二)自主探究,经历、体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巧设练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说课稿 篇7

  现就我所备的那堂课按照教材内容、设计方案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的顺序和大家说说吧。

  先说教材内容。这堂课上的内容是来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试用)《语文思想品德》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我是一条的小河》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和学习有关生字词。从整个儿小学阶段的编排体系来讲,小学二年级的教学任务:字词教学是重点,理解句子是关键,认识自然段是为三年级学习分段(意思段)的过度。从本单元提出的要求看,“学会单元38个生字”,本课就占据10个之多;“理解33组词”,本课就占了9组的分量;甚至这些生字新词在使用的频率上都是比较高的,几乎可称得上“甲级”常用字词;本单元要求认识“4个偏旁”,本课也不例外地出现了一个“鱼字旁”;还有句子、段落及其对课文所提及的要求,在本课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说,本课时所学内容在本单元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学会2、3自然段中有关生字新词,理解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感受 ‘小河为什么快乐’的原因。”作为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把“学会有关生字新词”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至于教学难点是“理解句子意思和感受其快乐的原因”。关键是“抓住有关句子的理解”,即无论是进行字词教学,还是理解段落或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都要抓住有关句子进行教学。

  接下来说说我的设计方案。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因此,一进课堂就可以在“现在,我们接下去学习《我是一条小河》”的开场白之后,就进入复习。复习分两块内容,一块是字词(主要通过认读、听写、说意思并按课后1、3练习题的顺序再度口头练习的方法进行);再一块是第一段的课文内容复习,主要采取回答老师的提问来进行。之后以“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继续学习本文的2、3两个自然段的生字新词及其课文内容。”作过度,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新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用提问的方式先理解有关句子,在理解了有关句子意思的同时,如遇有生字新词,再着重进行生字新词的讲解和分析。在理解自然段的意思时,我也同样先采取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概括,引导学生划出该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总之,无论是字词教学,还是段落理解,我都用句子来作过度。从而突出“二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句子教学为重点”的这一论述。为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记忆,我还特定设计了两个小板书(详见教案)。为了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口语(说话)训练,新课学习完之后,我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为遵循“语文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口头小结完之后,我让学生书面完成课后第4题“按课文填空”(其实就是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概括)。一堂可就这样结束!

  我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也就是说我这样设计到底有什么意图或依据呢?大家知道中国汉字,虽然各有各的形状,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表义。所以说中国汉字难学,主要原因并不是中国汉字数目的繁多。其实这个多而且繁,是完全可以借助组成汉字的本身的规律予以解决的。汉字的难学应该说是难在“活”字上。一个汉字,它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意思,多则达十几种之多。这么多的意思怎样表达?主要借助不同的词语和句子的环境。换言之,同样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是可以不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一定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在结合语境的同时,有时该字词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正好是本义,那么,我们又可以根据造字的基本规律,结合音形义,教给学生一些学习中国汉字及词语的方法。总之。一句话,要把中国汉字学活,学习时,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字或词的意思上,而后稍加分析,学生就不难掌握的了!在本堂课的字词教学,我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的。

【说课稿七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汇编七篇

2.【精品】说课稿七篇

3.【必备】说课稿七篇

4.【实用】说课稿七篇

5.精选说课稿七篇

6.说课稿汇总七篇

7.【精选】说课稿合集七篇

8.信息技术基础说课稿七篇

9.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