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2、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2、(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3、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月饼总数421,分的人数222,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2、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①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12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②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③巩固12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①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②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14、16、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二)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1.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3篇)

2.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5.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篇

6.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7.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三篇

8.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