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作文

时间:2021-08-31

【热门】孝道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孝道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孝道作文 篇1

  小时候,我在外公外婆家待的时间多,可以说是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上学了,接送我最多的也是公婆。他(她)们教我念古诗、写毛笔字、学做家务事。我记得,念得第一首古诗是《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的第一个毛笔字是“孝”,组的词语是孝顺、孝敬、孝道。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在家听父母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家风孝道!。

  放学回家的路上,外公常对我说,要多读书,读好书,知识就是力量。他还用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诲我。有时星期天在郊外散步,爸妈总是对我讲,做个好孩子,首先要孝敬长辈,孝顺父母,尊敬老人。要爱护公物,勤俭持家,自强自立,长大了报效国家。爸妈到外公外婆家,一边帮着洗衣做饭,一边又去打扫卫生,每次都要买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带回去。妈妈在法院工作,特别繁忙,经常加班加点,从没有怨言。亲人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如今我懂得天下最博大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百善孝为先,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做孝道之人。“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乐于助人,诚信友善,多做好事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过了最后一个儿童节,告别儿童时代,我就要走进中学大门了。此时此刻我想原来我的家风家规,没有什么明确规定,也没有写上几条,约法三章。其实,外公外婆和父母的言行就是我的家风家规,那就是怎样做人、做事。

  如今我明白,成长的感觉像是星星在幸福的微笑……

孝道作文 篇2

  当我们享受阳光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当我们品味佳肴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当我们默默索取的时候,是否想过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朋友,感恩,我们不该忽略。

  感恩自然,我们不该忽略。春天,我感谢鸟儿为我高歌,感谢花儿为我绽放;夏天,我感谢烈日给我以磨练,感谢暴雨给我以洗礼;秋天,我感谢飒飒的秋风,感谢无边的金色的稻田,感谢勤劳的农民伯伯;冬天,我感谢雪花为我飞舞,感谢狂风为我呼啸。然而,总有一些贪得无厌的人不懂感恩。他们乱砍滥伐,污染蓝天,污染河流,向大自然肆意掠夺。一时的横财助长了贪念,于是,天空不再蔚蓝,溪水不再清澈,沙漠取代了森林。

  感恩父母,我们不该忽略。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父母的含辛茹苦,就没有我们的茁壮成长。感恩父母吧!因为,在我们伤病时,是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我们回家后,是父母给我们递上美味的菜肴,在我们失意和徘徊时,是父母始终坚定的支持着我们,给我们点上一盏前进的明灯。感恩父母,我会给工作后的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帮劳累的父母做家务,我还会好好学习,让父母的脸上永远是微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我们怎么能忽略?

  感恩老师,我们不该忽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敬爱的老师,又怎么不是无私奉献的春蚕和蜡炬呢?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耕耘,老师用汗水将我们浇灌。是的,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老师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但是,老师给我们更多的又何尝不是爱和关怀呢?我也曾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学生,也没少让老师生气。可现在想起,我又是多么的后悔呀!想想老师吧,熬夜工作的是他们,声嘶力竭的是他们,受气最多的也是他们;想想我们自己吧,老师所期待的回报仅仅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呀!我敬爱的老师。

  我们不该忽略。朋友是箭头,是岔路口中指引方向的箭头;朋友是扶持,是困难面前硬挺我们的扶持;朋友是朵花,是只会付出而不求回报的鲜花;朋友是太阳,给我们以温暖,以光明享受阳光时,我会感恩;品味佳肴时,我会感恩;默默索取时,我会感恩。朋友,你呢?

孝道作文 篇3

  古代的圣人大部分都很孝顺父母。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闻名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能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曾参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窝处一阵疼痛,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学识渊博的他曾提出“吾日三省身”的修养方法,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而我家的家风也与孝有关“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限”。长辈们也常常劝诫我们要孝顺长辈,尊敬长者,而他们也身先力行,给我们做了个榜样。

  我的爷爷奶奶常年侍奉在曾外祖父、曾外祖母身旁,为了照顾他们而放弃了到城里享受生活,与子孙们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他们为90高龄的曾外祖父、曾外祖母洗衣、烧饭、擦拭身体,照顾得无微不至。当他们生病时,侍奉在床头,端茶、倒水、喂药,令长辈们为之感动。

  而我的父辈们,也传承了好的孝道家风。16年的11月份,我的曾外祖母出门散步,因眼睛视力不好,不小心摔倒在一旁的树丛中,当她被送到医院时,发现骨头有些错位。当知晓这个消息时,我的父亲二话不说,立刻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急忙地驾着车风驰电掣地开往医院。到达医院后,父亲推着她奔走于各检查室,待一切检查完毕后,并在病房里陪伴将近三个小时,最后在曾外祖母的再三催促下,才不舍地叮嘱了一番,离开了医院。

  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则是常念心怀。由于我们两个家分居两地,父母亲每月抽两天时间回去探望远在乡下的长辈。每次第一站必先去曾外祖父、曾外祖母的家里探望二老,再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在每年的节假日,必定带着爷爷奶奶外出旅游。爷爷奶奶心疼钱,心里很想去,嘴里却说不去,父母亲总有办法说服他们,带他们去旅游。

  父亲常说:“长辈养我小,我要养他们老。”天下唯有“孝敬”、“助人”不能等,因为过了,别人就不再需要了。所以,父亲每次得知爷爷奶奶有所身体不适时,总是第一时间送他们到医院检查,直到康复。

  我从小在这样一个充满孝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也深受大家的影响,决定做好一个孝顺的孩子。学习爸爸妈妈侍奉在老人身旁,搀扶着曾外祖父、曾外祖母行走在乡间小道上,锻炼身体。为他们端茶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国庆节的那一天,父亲带着我和堂弟到内党村的养老院接曾外祖父回家过中秋节,到他房间时,发现曾外祖父正在午休,我轻声叫唤了几声:“曾外公,曾外公。”曾外祖父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来,看见我和堂弟立刻露出了笑容,我也不禁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我和堂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曾外祖父,走到车子旁,打开车门扶着他坐进去,向他嘘寒问暖,了解他的生活近况。

  陪伴是最珍贵的孝道,当人老了,就没有任何的物质需求,而是像个孩子一样,需要子女最长久的陪伴,让自己老来不孤就不会苦。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精神面貌,我要好好牢记长辈们对我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