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作文

时间:2021-08-31

【推荐】孝道作文汇编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道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孝道作文 篇1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拜苍天和娘亲。”周其凤,曾经的北大校长,在母亲的九十大寿上给她下了跪。一时间,社会对小到议论纷纷。

  孝道自古以来在国人心中就占据重要地位。儒家讲“百善孝为先”,古人在父母亡故后要辞言归乡,戴孝一年至三年。民间流传的孝子佳话也未曾停过:虞舜孝感动天,闵子赛单衣奉亲,睒子鹿乳奉亲等,甚至孝感市的命名,也是因孝子多而得。这位北大校长,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跪了足足有十分钟,情到深处不能自已,看得旁人也声泪俱下。不论他平时是否常回家探望,但他这长跪已表达出了一切对母亲的爱。看着VCR中母亲的含辛茹苦而释放的感情,得到的应是赞许,而非冷语相讥。

  以周其凤言语犀利的惯例,不少人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站出来质疑他此举的动机。有人说为什么探母也有人拍照,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人录视频,更有甚者尖锐的眼睛看到视频中某村民背著名牌挎包,便立即猜测起那村民的“身份”。一股此起彼伏的怀疑,声讨乃至谩骂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对人不对事,这就是我对这些网民的看法。同样的行为,郑渊洁做来就是“孝子”,吴秀波做来就是“男神”,但他周其凤做来就是“伪君子”,骂声一片。难道同样是尽孝,不该被宣扬,学习吗?无论是谁,至少他为母亲跪了十分钟,而骂他的人里,又有多少人为母亲洗过几次脚呢?一人做事可以有诸多效益,不可否认,这一次探母让周其凤又一次出了名。可是只有他做到的我们没有做到,他就应是榜样,全社会的榜样。孝道不应分人,而且人人有责。

  或许许多人认为尽孝很难,平时太忙顾不上回家,但事情往往并没有想家中那样困难。记得《一个人的朝圣》中那个为友奔波87天的老人哈罗德,他的行程横跨了整个英伦半岛,却没有一套的准备。发自本心的行为,毫无娇柔作势,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现在开始,尽力去尽孝,去想,去做,让孝道在社会中洋溢!

孝道作文 篇2

  常言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所以某校的学校九年三班的学生谈起了什么是孝道。

  首先小侯发言说:孝道就是回家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不惹父母生气就是孝道。我们反驳道:就你呀,你懒得像猪一样还帮父母干活,说完我们哈哈大笑,小侯也红着脸坐下了。

  第二位发言的是:本班的三大才女之一小唐同学,小唐说什么是孝道。孝道是孝和道组成的,我们不仅要孝还要顺啊。说完就一片雷鸣般的掌声。真不愧是才女。

  班长听到不服气的说道:我读过一个文章说火星文的学校校长当着师生的面给母亲洗脚,这就显示出这位校长为人师表啊。我们现在要孝敬父母就是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不让父母失望,不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这时候连不学习的小刘说:我们要好好学习,来回报父母。我们都感到惊讶,因为小刘不爱学习,都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稀奇啊。

  铃 铃 铃 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座位上,有的小声议论。但是都听老师讲课了。事后,有的同学说:这次议论我收获挺大的啊,回家也孝敬父母了,同学们都争着说自己如何孝敬父母。

  没想到通过这次议论孝道,让我们懂的孝敬父母了。让我们加油吧。

孝道作文 篇3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

  ———————题记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掬一杯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失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老衰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54作文网,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时,不得不对“孝”进行了反思。

  不知你可曾看过这么一项报告: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中学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内地的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问卷的调查结果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中华民族所传统的美德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风范,我们一直都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可是现在一些人却对“孝”的认识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华夏大地上居然出现了虐待父母,遗弃父母的丑行!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五,六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重提孝道,我还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后阳光中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光中品读,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