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孝道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有关写孝道的作文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孝道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孝道的作文 篇1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就说明了华夏儿女对孝道的重视。历代圣贤都在提倡“孝”,这使得我们华夏文明能够在文化礼仪上保持完整性和规律性,我们也因此受到异国人士的赞誉。然而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孝悌观念出现了日下的势头,因此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文解字》对“孝”字的本义作了生动而又准确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指子女对父母谨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祭祀等等。因此,“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用于处理家庭中长辈同子女之间关系;然后,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举几例: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等,现今已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恐怕现代社会很少人不去理发吧,又有很多女士去美容吧;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里娄章句上》,是至今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以批判或毫不吝惜地抛弃。

  我们应当有所继承孔孟儒学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鉴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谐调、亲和家庭成员的血亲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风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个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让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发扬光大!

写孝道的作文 篇2

  星期天,我妈妈问我:“我能带你去我奶奶家吗?”“好,好!”我拉着妈妈的手。“快走吧!”我赶紧换了鞋,拉着妈妈离开。坐在车里,不想看窗外的美景,只想着:“路怎么这么远?”以前很快,今天真的很慢!"

  终于到了外婆家,我远远地喊了一声:“外婆!奶奶出来迎接我说:“喂,我们的小孙女来了!”“奶奶,你最近怎么样?”“好!好的。谢谢宝贝的关心!"

  奶奶开了个小店,生意很好。我想:今天我要帮奶奶!

  于是,我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你做生意吧!”“哎,我们家宝宝真懂事!”奶奶摸着我的头,如释重负地说。我马上就忙起来了。一个接一个的顾客来这里买东西,有的买面包,有的买文具,有的买冰棍。我帮忙给客户带东西,我奶奶收钱。顾客很多,让我太忙了。我妈让我帮忙到处拿东西。说来也怪,有时候很多客户聚在一起,真的很累。没有顾客的时候,我奶奶会整理橱柜里的东西。一边看,我一边帮忙。我奶奶说:“总要把东西整理好,及时卖东西,长期不卖的东西要及时登记购买……”

  看来我奶奶从早到晚一定很累。我会永远孝敬奶奶,多帮她干活!

写孝道的作文 篇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和悔恨,不让自己的父母而为此伤心,那么就请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简单的温馨祝福吧!

  其实孝无处不在,孝就在我们身边。

  孟武伯像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那么,这种孝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呢?

  说道“孝”,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伟大而又熟悉的身影“我的妈妈”。前不久,姥姥因气管炎住院了,姥爷在家又感冒了。妈妈每天安顿好家里以后,就去医院和舅舅姨妈们轮流照顾姥姥,在家还要照顾姥爷。回到家,还有买菜给我们做饭。那天晚上,我看见妈妈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叹气。此刻的我,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孝心,但这是一个女儿对生病的父母的孝。姥姥出院以后,妈妈还是不放心姥姥的病情,每天都去看望姥姥。妈妈的孝心深深的感动了我,同时我也明白一个道理:孝顺父母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

写孝道的作文 篇4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字的国家,是一个很注重孝道的民族,论孝道,行孝德。

  古代的'圣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人,没有一个不教导人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去实践孝道。中国古代各种古典文学,也常有赞颂孝行和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戴的文字。

  让我们承接他们的伟大思想和行动,做一个懂“孝”的人,孝敬父母。 《孝经》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让我想起被曹操射瞎左眼的夏侯诒“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珠吃了,可见他是多么得孝父母。

  “孝”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无悔付出的,伟大的。这,我们无法还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减少他们的痛苦,是挂在他们脸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远的泪光闪闪。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就本能的想去回报父母。

  其实,这就是“感恩”。对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扩大到视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我们一切的一切,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几乎都是别人给予的,不求回报给予的。因此,就产生了爱心,懂得了回报。 做一个人,最要懂得就是感恩。因为,人做的最崇高的的事情莫过于行孝,最纯洁的想法就是感恩,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却和父母疏远了疏远了。

  那些父母们就像被人扔在角落里的旧衣服,被忘了曾经的为他得付出和帮助,和为他减少的伤害,眼睁睁的看着他去穿一些表面华丽,而对他有不合身的衣服。而我们却习以为常,不看在眼里,而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仍旧不在意。 一个人有了孝,就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思想的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

  所谓五德: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他教我们做一个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在社会生活的“人”不得不需要对父母尽孝,需要对爱的正确认识,需要心存感恩,这样人活着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所作用,自己有作为,不枉费活在世上的岁月,不浪费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所付出的爱。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