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2)

时间:2021-08-31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3

  一、 班级情况分析:

  从这八个班级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 教学目的要求:

  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 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全书共12课, 30 课时,复习考试4教时。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儿童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点,通过音乐表现手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采用多种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兴趣:故事导入,声情并茂的范唱,音乐游戏,舞蹈,调动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有计划开展活动。

  五、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备注

  第一周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 第1、2课时

  第二周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 第3课时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 第1课时

  第三周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 第2、3课时

  第四周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1、2课时

  第五周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3课时

  第六周 第四单元学戏曲 第1、2课时

  第七周 第四单元学戏曲 第3、4课时

  第八周 第四单元学戏曲 第5、6课时

  第九周 第五单元环球采风 第1、2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第五单元环球采风 第3、4课时

  第十二周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 第1、2课时

  第十三周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 第3课时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 第1课时

  第十四周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 第2、3课时

  第十五周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 第4、5课时

  第十七周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 第1、2课时

  第十八周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 第3、4课时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4

  音乐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让健康、优美、活泼和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和培养学生参加音乐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操、启迪智慧、和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意识。

  2、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唱歌、唱游、欣赏 、器乐、识谱、等。

  唱歌:

  (1)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 ,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3、唱游:

  (1) 根据每课时的要求让学生结合歌曲适当的做些律动游戏、音乐表演、歌舞表演、卡片传递、集体舞等。不断地培养学生韵律感、节奏感、和从小养成团结友爱的集体生活习惯。

  (2) 提高音乐素质教学,在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要素,如;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色、节奏、节拍、速度等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浅显的音乐知识和初步的音乐表现技能。

  (3)采取课堂学唱歌曲,编排歌表演、音乐游戏,结合读谱知识的学习安排相关的唱游活动,反复训练,反复感受,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欣赏:

  (1)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重视学习我国的民间音乐。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2)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5、器乐:

  (1)根据一些歌曲,利用打击乐器进入课堂教学。并注意引导,传授演奏姿势与方法。每学期要求学生积累两首短乐曲。

  (2)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初步的齐奏、合奏、独奏和伴奏能力。

  5、识谱:

  (1)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二.课程安排

  <一> 《国歌》 3课时

  <二> 《迎红军》 3课时

  <三> 《山谷》 3课时

  <四> 《多快乐》 3课时

  <五> 《我们的田野》 3课时

  <六> 《荡秋千》 3课时

  <七> 《摘草莓》 3课时

  <八> 《美丽的朝霞 》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