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祁黄羊》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确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便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概括、复述、仿写等基本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设计特色:

  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文字训练价值,创设朴实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词。

  2、 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 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5、 学习课文对话写法,联系课文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词组,了解事件

  教师逐步出示三组词语:

  (1)中军尉 职责重大 兴亡 安危

  (2)推荐 举荐 郑重 慎重 合适人选 担此重任

  (3)祁黄羊 晋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师引导学生逐组朗读:

  (1)读后引导学生说话:谁能连起来说几句话?

  (2)点拨:推荐、举荐是一组近义词:郑重与慎重含义不一样:郑重,严肃认真;慎重,谨慎小心。

  (3)联系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板块二:读课文,概述课文

  这四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课文第八、十一、十二自然段。

  概述课文。

  板块三:读对话,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人物的对话特别多,要读好人物的对话不简单。老师介绍几条经验:1.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语。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黄羊说话时是想了想,郑重地说。读时就要做到严肃认真。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晋悼公深感意外,要读出疑惑的语气。

  2.没有提示语的,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把自己当作这个人物,就能读好了。比如:第三、六、七、十一自然段。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标点符号来理解、朗读。

  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角色朗读练习。

  板块四:读段落,理解句义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学生自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祁黄羊的两次举荐来谈他一心为了国家的兴旺和安危。

  板块五:创情景,学会对话

  据说,解狐在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担任中军尉的时候,与晋悼公派去的使者也说了这样的话。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解狐与使者对话的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其中解狐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祁黄羊真是一个 的人,我不如他啊!

  学生写人物对话,然后交流。

《祁黄羊》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分清层次。

  2、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了解时代背景及中军尉职责的重要。

二、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 教学用具:

  简单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一则历史故事——祁黄羊,听故事,看课文,听准字音。

  (二)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词。

  解狐 落下毛病

  偏心眼儿 压根儿 替代

  征伐 晋悼公 举荐 安危

  召 慎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2、自读课文,读准音。

  3、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晋悼公 祁黄羊 解狐 祁午

  4、默读课文思考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交流。(解释:中军尉 主公)

  5、填空:

  (谁)向 (谁)举荐 (谁)担任中军尉。

  (谁)向 (谁)举荐 (谁)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 )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 )祁午担任中军尉。

  6、归纳课文主容

  (抓住课文中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6、再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三)进一步学习课文。

  1、祁黄羊先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后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中军尉这个职位重要吗?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国家安危、兴亡,征伐)

  2、晋国军事力量强大,可见祁黄羊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如今,这个有才能的人由于多年的征战,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此时他会想————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听了祁黄羊的请求,晋悼公会想————这才有了后面的祁黄羊荐贤。

  3、默读课文,思考:哪几小节写了祁黄羊先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哪几小节写了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4、大声读课文,小组讨论:祁黄羊为何举荐仇人担任中军尉,仇人死后,又为何举荐儿子担任中军尉?

  5、由此得出祁黄羊荐贤的标准是什么?再读课文找答案。

  (四)祁黄羊如何向晋悼公荐贤的,人物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下节课再深入学习。

五、字词的复习巩固。

  1、生字分类,指导书写:

  伐 悼 慎

  避 适

  晋 召 荐

  2、、描红。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荐贤

  才能

  刘蓉 发表

《祁黄羊》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并会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知祁黄羊是一个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名字至今被人们传诵。

  师:提到越王勾践,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一颗忍辱负重的心。

  师:提到林则徐,我们自然想到一段历史(虎门销烟)。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师: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引荐一位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晋国的中军尉(师解释中军尉),他的名字叫“祁黄羊”。(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读课题。

  过渡:从他身上我们又能感受到一颗怎样的心呢?

  二、自读课文

  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遍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初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再次读课文,给每一自然段加上序号,想想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测反馈

  1、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争夺霸主 出兵征伐 驾驭战车

  辞职 举荐 推荐 慎重

  悼公 中军尉 解狐 祁午

  指名读第一行,齐读 。

  读着这些词,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你能说说“征伐”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读第二行,齐读。

  读了第二行,你有什么发现吗?(举荐 推荐)想一想,平时的学习生活、你能用上“推荐”说一句话吗?

  指词“慎重”这个词怎么理解?我们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你能在课文中找到慎重的近义词吗?“郑重”又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读第三行,齐读 。

  这一行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他们和祁黄羊的关系吗?)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晋悼公 祁黄羊 解狐 祁午)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悼公是晋国的国君,祁黄羊是中军尉,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

  2、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第一次:__(谁)向__(谁)举荐 __(谁)担任中军尉。

  (2)第二次,__(谁)向__(谁)举荐 __(谁)担任中军尉。

  指名回答

  3、填空: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 )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要求他推荐贤才,他先推荐他的杀父仇人( )担任中军尉,后又推荐自己的儿子( )担任中军尉。( )赞赏他( ),真是难得!(补充后齐读)

  5、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祁黄羊的第一次荐贤,哪几个自然段又讲了第二次举荐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6、学生默读后交流:(第3到8自然段是第一次荐贤,第9到11是第二次荐贤)

  师:祁黄羊第一次举荐仇人解狐,第二次举荐儿子祁午,他这样的做法,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师:能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因为他一心想着什么?这就叫(板书:出以公心)这个短语和词都在哪一自然段,(第1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写的什么?谁来概括(板书:获得称赞。)

  7、默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讲什么内容?(告老退休)

  8、分段读课文。

  那么课文到底是如何叙述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开火车,一人读一段。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有句话叫“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祁黄羊却举荐杀父仇人担当中军尉,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五、作业设计

  1、认真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