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曹操学生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眼中的曹操学生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曹操】

  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可能当我说出这句话,大家就知道我在说谁了吧!没错,就是曹操。

  说起曹操,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他就是在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起着很大作用的“曹丞相”。在历史长河中一百年是何其短暂,但他的名字却被后人反复提起。

  曹操,字孟德,是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曾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曹操博学多才,擅长书法、围棋,通晓音乐歌舞和工程技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直是背负在曹操身上的一项罪名,可是,有谁站在曹操角度为他想想,当时的汉朝已快倾颓,皇帝年轻懦弱,而曹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曹操足智多谋,虽然兵少,却可以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所以想做皇帝是很容易的,可曹操并没有要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王位,而是控制起少帝。当时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可是又有几人不是看中那高高在上的王位呢?所以我以为曹操的“控制”更像“保护”。

  曹操打过无数的胜仗,但人们却始终只记得他的失败。也许是罗贯中的一本《三国演义》毁了曹操的一世英名,也许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当做历史而不是小说。

  英雄不问出处,曹操虽然没有刘备那样好的出身,诸葛亮那样的臣子,关羽那样有名的大将,但曹操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魏国。

  三国这段历史以刘备、孙权称帝而告终,而操劳一生的曹操到死都只是汉朝的“丞相”。

  曹操已被人们的思想禁锢了上千年,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人们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曹操。

  千年前的历史早已尘埃落定,即使有大量的史实供我们参考,也无法描绘出一个人起起落落的一生……

【篇二:我眼中的曹操】

  胡老师在课堂上讲三国我们是百听不厌,《三国演义》一书我也看了很多遍。一听到曹操,我就怒发冲冠,认为他是一个老奸巨滑的乱臣贼子。当听完易中天的品三国的电视讲座后,我对曹操的印象重新有了认识,认为他是一个生性随和、奖惩分明、用兵如神、待人真诚的人。请听我一一讲解。

  先前我以为曹操定是个严肃不易被人接近的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其实历史上的他是一位既随和爱笑的人,为什么说他随和呢?除了要事正事之外,他对下属与朋友是很随和的,吃喝住穿都不讲究,和朋友一起聚餐时,喜欢讲笑话,听到好笑的,他会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扑倒在菜盘上,满脸满胡子都是菜汤也不在意。他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打了胜仗他笑,打了败仗他笑,战败华容道他还大笑三声呢,写诗他也笑,这么爱笑的人难道你会不喜欢他么?

  曹操还是一个奖罚分明的人。《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对百姓非常残暴,宁可天下人负我,不让我负天下人。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把老百姓视为平等对待,当运粮工人受伤了,他会问寒问暖,自已也亲身上阵。对有功过的人奖惩分明,对需要奖励的人他奖的比手下人想的还要多,惩的话也会宽容对之。这真是一个好领导啊!

  曹操还是一个以诚对人的人,《三国演义》中说他不讲信用,虚伪。历史上的他是为人守信,对人真诚宽容,当袁绍的谋士陈琳大骂曹操后来又降曹之后,曹操对他还是很好,忘记当初的不快,十分宽容和重用他,因此陈琳更加的忠心耿耿。

  原来我所喜欢的《三国演义》里所说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虽然我也很喜欢《三国演义》里精彩的故事和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是我还是提意一下大家可以看看真实历史的《三国志》!

【篇三: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打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史书,踏入历史的长廊,我遇到了你。

  都说乱世出英雄。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敬佩你,敬佩你的凌云壮志。

  你穿着灰色长袍,衣襟在风中微微摆动,你志在天下,你不断进取欲逐鹿东吴西蜀,你的宏伟壮志让你对天下志在必得。

  我敬佩你,敬佩你的急中生智。

  你带兵出征,炎热的天气加上水源短源,士兵们口渴难耐以至士气大跌,你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你称前面有片梅子林,顿时士兵们口生津液,又继续赶路,恢复了士兵们的信心。

  我敬佩你,敬佩你的勇气。

  你在汉帝危难,董卓横行之际,敢于站出来公然对抗位高权重的董卓,敢于运动你的智慧将他打下台并自己握有兵权。

  我敬佩你,敬佩你的任贤唯才。

  你手下的大将中,不乏典韦、夏侯渊、许诸、于禁这些虎员;你手下的谋士中,也不乏张辽、程昱、许攸、郭嘉这些才人。你的识贤让我感叹。

  我敬佩你,敬佩你的才华。

  你胸中文才满腹,脑中万卷经纶,你生于乱世却又不甘乱世,正是这样的豪情,才会让你写出《观沧海》这般的壮语。

  我敬佩你,敬佩你在挫折中表现出的大无畏。

  你因一时疏忽而败走华容道,然而你遇到的是曾施恩的关羽。你用你的无畏终于赢得了生存。

  ……

  你虽被世俗称为“奸雄”,但你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英雄曹操。

【篇四:我眼中的曹操】

  曹操,诸位必定是再熟悉不过了。今日,我们便来聊聊这位乱世之奸雄。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演义》里对曹操的描述可令人不敢恭惟,特别是在“曹操误杀吕伯奢”那段中,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狠那?

  可是当我们从一个方面来看曹操:曹操是西门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又和袁绍共同集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绍、吕布、袁尚、袁谭、刘表、马超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并统一北方,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大野心家呢?

  许子将曾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然,所谓奸雄、奸雄,就是要奸。“奸”在曹操看来可不是骂他,当年曹操和袁绍决战于官渡,因惧怕袁绍的大军,曹营中有许多人私下给袁绍写信,希望可以保全自己一命。

  没想到曹操后来竟一举得胜,并搜出了那些宦官员的私通信件。正当大家惶惶不可终日时,曹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烧光所有私通信件!这招真是"奸"啊!既表现出了自己"慈悲为怀",还让自己的部下对自己更加死心踏地。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没错,作为一个军事家就是要狠,狠不下心就会被别人吞并、打败。现在,我们再次回顾“曹操误杀吕伯奢”事件,发现其实曹操这么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吕伯奢一家真是要谋害曹操而曹操却心慈手软,恐怕历史就将被改写!

  曹操虽“奸”,却是合乎常理的"奸"。一名卓越军事家应具备的"奸"。当他的奸诈终使他成就了一番霸业时,我们不由惊呼:“曹操,真奸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