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常识大盘点(3)

时间:2021-08-31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

  死去的帝王:先帝。 -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

  九、特殊称谓: -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

  4、 年龄的称谓: -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

  弱冠:20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知天命:50岁。 -

  花甲:60岁。 -

  古稀:70岁。 -

  耄耋:80岁、90岁。 -

  期颐:100岁。 -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

  2、 谪:降职并远调。 -

  3、 拜:授给官职。 -

  4、 授:授予官职。 -

  5、 擢:选拔,提拔。 -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

  7、 罢:罢免、停职。 -

  8、 免:免除官职。 -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

  十一、地理部分: -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

  3、河:黄河。 江:长江 -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

  苏州:姑苏 -

  成都:锦官城 -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

  镇江:京口。 -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

  昆明——春城 -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

  重庆——山城、雾城 -

  拉萨——日光城 -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

  徐州——彭城 -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

  十二、天文部分: -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

  4、 传统节日。 -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

  寒食,清明前2、3天。 -

  重阳,九月初九。 -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中秋,八月十五。 -

  5、纪年法。 -

  (1) 公元纪年法。 -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

  6、纪月法(不常见,略)。 -

  7、纪日法。 -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

  8、 纪时法。 -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语文文学常识大盘点】相关文章:

1.语文文学常识

2.语文的文学常识

3.关于文学常识之最大盘点

4.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5.有关语文文学常识6.语文复习之文学常识

7.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8.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