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同行

时间:2021-08-31

与文明同行

与文明同行1

  中国有五千年传统文化历史,也是传统礼仪之邦。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文质彬彬之人。在生活中,文明,礼仪这两个字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帮助过别人,不管大事小事,我们的心里都会乐滋滋的。

  读经典,中国文化,博大精深。2500年前,我们国家就有国学著作,如《论语》、《大学》等;后来,我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再后来,在明末清初时,谈迁又写出了《国榷》。中国文学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让人民读到更多的经典读物。

  学礼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诫,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就像孔融让梨里的孔融;千里送鹅毛里的缅伯高,他们的故事虽小,但道理深刻。记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坐公交汽车回家,刚上车,就发现车上只剩两个座位,我和哥哥一齐了上去。这时,一个年满七旬的老爷爷也上了车,只见他背有点驼,走起路来非常缓慢,还不时咳嗽几声,他便抓住坐背边往前移动,寻找座位。我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让位,于是,我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把老爷爷扶上了座位。老爷爷连声说:“谢谢,谢谢!”我即使脸上没有笑容,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其实,我们要记住: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知文明,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我们不能因为吃了一点亏儿对人不礼貌,忘记了文明。在生活中,注重文明礼仪,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风气。为了我们学习、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一定要学会礼仪文明。在校园,看见老师要说:“老师好。”或者向老师敬个礼。在公共场所,不能扰乱公共秩序。

  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与文明同行2

  夜,静悄悄地。但有用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他像一种红熟的浆液在我内心的深层翻滚着。

  “2014”—一个非凡的时的时代。青奥会正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奥运健儿们齐聚于这场盛大的宴会—南京青奥会。

  青奥会自创办以来,中国是第二个申请成功的国家。上海、山西、深圳等强有力的国家都积极参与了争夺青奥会的主办权的行列中,但中国毅然将主办权交给了南京。作为一名南京人,我深深地感受到无比的骄傲。但我更觉得我肩负着重任—因为我代表的是我个人的形象,而是整个南京人形象

  如今,南京正为青奥会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纵横交错的交通线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伫立其中。作为一名南京人,我也要紧随南京发展的脚步。但我力所能及的只有从文明礼仪做起,虽然我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但我坚信:只要我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一定会影响周围的人。

  在我们学校里,经常会有一些学生乱扔垃圾,也许他们不以为然,认为扔垃圾的又不知他一个,所以经常弄得学乌烟瘴气,尤其是学校里的一些死角。为了改变学校的环境,于是我每天都去那些地方把垃圾捡干净,经常也会看见有些学生乱仍,我也会去制止他们。就这样,我坚持了半个多月。终于,我见到了成果。学校死角里的垃圾明显减少了,还有许多学生愿意同我一起去做,并把他们做到更好,更极致。对此,我心中总有一说不出来的滋味,也许是高兴,也许是骄傲,也许是欣慰……但我更觉得这是一份责任,这是作为一中学生,作为一名南京人,应该做的事情。

  “2014” ,运动件二门在竞技场上绽放光彩。而我们南京人,也会有我的文明礼仪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魅力。让青奥更加充满激情!更加充满精彩!

  “2014”,这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数字,——因为他凝聚了我们对外宾的美好祝福!凝聚我们对青奥会了的美好希冀!更凝聚了我们新一代少年蓬勃的生命力!

  夜,依然静悄悄的。但我的心早已随着青奥荡漾在这空气中……

与文明同行3

  文明,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现代新型社会的基石。但近年来,不少人把它遗忘了,甚至丢弃了。结果是,行为中的不文明多了,社会上的不文明泛滥了。

  当然,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也很多。一次,我满心欢喜地大电话给我的好朋友——小兰,问她愿不愿意跟一起去灯光球场上打羽毛球。接电话的是小兰的哥哥。他粗声粗气的说:“找谁?”这声音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我便轻声地答道:“你好,小兰在家吗?”他凶巴巴地说:“不在,不在!”我忙问:“小兰什么时候回来呀?”他好像很不耐烦了,叫道:“不知道。”“啪”地一声挂了电话。我不错的心情,顿时被冲的一干二净。我不由的想着:这人怎么那么没礼貌,讲话这么不文明。我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虽然不文明的现象很多,但是文明也不是就此灭绝了。

  那一天,我给婷婷打电话,想问她作业题,接电话的是她妈妈。她用温柔的声音:“你好,请问你找谁!”我答道:“啊姨,你好,请问婷婷在家吗?”她妈妈细声细语地说:“请稍等一会儿,我去叫她。”婷婷接电话说:“你好。”我答道:“你好,我是周彩虹,你语文作业做完了吗?我有一道题不会,你能教我吗?”她爽快地说:“当然可以了。”谈完后,我们各说了一声再见,就挂电话了。我打完电话,坐在椅子上,想:“婷婷妈妈真是有礼貌啊,说话真文明。”

  通过,两次打电话,我想打电话可以看出人的素质,打电话要注意:一是懂礼貌,接到电话要说:“你好”,说完后,要说“再见”;二是在电话语气要轻,不要重。让我们争做文明打电话的好孩子吧!

  同学们,让我们呼唤文明,寻找文明,在我们身边共同种植培育起文明的森林,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文明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文明成长。

与文明同行4

  人人在说节约、说低碳、说环保、说节能,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筷子没有动被无情地倒掉的饭菜;阳光明媚的教室被无视地开着的电灯;没有用完被“大方”地扔掉的文具;“哭泣着”而等待着人们来关掉的水龙头……它们仿佛都在无情地拷问着我们—你真的节约了吗?!

  我看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后,触动很大,从太空看地球,是那么地漂亮、那么地美丽;而走进地球看到是,许多珍惜动植物灭绝了,许多原生态森林没了踪影,许多地方的大气层出现了空洞。沙尘暴肆虐着天空,地球变暖带来的生态灾害、地质灾害急剧增加……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自己亲手造成的。在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清澈的小溪被废水污染了;百鸟欢唱的树林被砍光了;“晚上回来鱼满仓”的海洋资源枯竭了………人类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毁坏着唯一的家园!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持国持家之道。电影《牟氏庄园》有句著名的台词:“地比天大,粮比金贵。”告诫我们,要时刻记住“民以食为天”,要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寸土地。

  为了大地母亲不再哭泣;为了小鸟不再失去蓝天;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从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开始,为“节能低碳,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从排除不节约的音符开始,做节约与文明同行先行者!让我们从倡导绿色发展开始,用更加低碳,更加环保的生产方法去创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