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化主题作文(2)

时间:2021-08-31

篇三:泉州文化

  我的家乡——泉州“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我的家乡泉州位于厦门东北方向,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说起泉州不能不提起泉州的提线木偶戏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泉州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曾亮相20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另外,泉州高甲戏也很出名。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金门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种化装游行演出,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艺人们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再次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末,又吸收了微剧、江西腔和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始称高甲戏。

  高甲戏操闽南方言泉州腔,演唱南音,吹奏南乐,形成本地区具有很强欣赏性的大剧种。它演时活泼风趣,舞蹈性极强,涌现出“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闽南名丑。培育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优秀演员。

  20XX年以来,高甲戏《连升上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舅婉儿》等剧目接连引起轰动,在中国戏曲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泉州的布袋戏

  布袋戏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演出上可分为前场与后场,前场即戏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操偶师傅操作人偶于戏台上的表演,后场则包括了操偶师、乐团和口白师傅。

  最后再说说泉州梨园戏

  泉州梨园戏和昆剧是中国现存两大最古老的剧种。梨园戏因保留并能演出许多早期南戏的剧目,而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一些经典剧作中的忠孝节义与男女爱情的故事,是那样深入人心,让人百看不厌。泉州的文化让我这个家乡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要把传统文化艺术继承和发扬下去,为泉州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泉州文化

  同学们,咱们闽南可是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像提线木偶,东西塔和清源山的老君岩等等都是

  中央电视台cctv8的《文明之旅》来到了泉州,并录制了关于泉州的闽南文化的《海纳百川

  闽南韵》。

  《海纳百川闽南韵》主要介绍了代表闽南文化的人物,事物,让我给你们介绍介绍。

  首先登场的是两个提线木偶。说到提线木偶,同学们肯定会想:’提线木偶不就是在木偶上插几根线让它动起来吗。’如果你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市委书记黄少萍阿姨说“泉州的提线木偶最多有36条线,每根手指都有一条线,这样木偶才能做拿酒,拔剑的动作。”在闽南以前小孩满月,老人过寿都要提线木偶表演,渐渐地提线木偶成为闽南的特色。

  接下来,是一张唱片,看到这里,你们肯定会问:“一张唱片跟闽南文化什么关系?”其实这张唱片十分稀贵,它是由60种语言组成,并被火箭发射到太空与外星人进行友好交流闽南语也在其中,说道闽南语,不得不说一首十分火热的闽南歌《爱拼才会赢》其中的一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令我感受最深,因为它说出了闽南人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

  然后,介绍了温柔贤惠的惠安女,她们的丈夫出海捕鱼时,她们便担起生活重任,带孩子,造船,晒渔网等活她们都要干,可是她们肯吃苦,样样都做得很好。20XX年许多惠安女推车,搬石头经过许多的困难,终于在20XX年建成了泉州第二大水库——惠女水库。看到这,我对惠安女的毅力惊叹不已,但更多是对她们的赞叹!

  最后介绍的是皇宫起。市委书记黄少萍讲起了皇宫起的传说:“相传唐昭宗光化年间,一天刮起了台风,惠安皇后在宫中焦虑不安。她深知家乡的父老乡亲身居茅屋,地处滨海,遇到大雨加上大风,经常是茅飞屋塌,苦不堪言,因而很是忧伤。闽王去为什么,皇后便如实说了,闽王说:“这事好办,寡人赐你府上建皇宫式房屋。”皇后听罢,眼睛一亮,立即跪下谢恩。对传旨太监说道:“陛下赐我府可建皇宫式的房屋,你速去传旨”。闽王说的“你府上”是单指黄皇后的家,这时她说成“我府”是故意含混其义,让太监误以为是指整个泉州府,以造福家乡。于是整个泉州府,特别是达官、豪绅、富商和华侨,甚至普通百姓人家,纷纷仿效王府的样子造起了房子。便有了皇宫起。”这美丽的传说也为皇宫起增加了一丝色彩。

  看完《海纳百川闽南韵》我知道了许多闽南文化的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乡。

【泉州文化主题作文】相关文章:

1.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

2.2017泉州海丝文化作文

3.泉州海丝文化作文

4.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5.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6.传统文化主题作文

7.美国文化主题英语作文

8.泉州海丝文化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