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品】万圣节的作文700字集合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圣节的作文700字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圣节的作文700字 篇1

  中午放学后,我坐着班车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一路上都在嘻嘻哈哈,因为今天晚上我要参加由冠亚学校举行的万圣节晚会!

  晚上6点,我戴着自己喜欢的面具来到了冠亚。按照入场券上的标志,我来到了C教室。刚要进去,突然发现教室门上写着:“鬼窟(哭)狼壕(嚎)”,我吓了一跳,转身想走,闫老师拉住了我,说:“Vicky,这只是为了好玩。”我这才笑呵呵地进了教室。

  教室布置得又恐怖又漂亮,墙壁上贴满了黑色的剪纸蝙蝠,天花板上挂着一根根线,线的一端拴着一个个桔色的小纸筒,上面画着可怕的鬼脸,有的挤眉弄眼,有的冲着我伸舌头。连空调上都贴着一个黑色的鬼骷髅。

  小朋友们都到齐了,他们的穿着也很好玩。有的披着长斗篷,有的戴着上面画着骷髅的尖顶帽,样子神气极了。还有一个大哥哥戴着一个鼻子很长、有眼遮的大怪物面具,非常吓人,好多同学都吓坏了,我的同学Sally都吓哭了!

  老师讲了万圣节的故事,教我们万圣节的常语“Trick or Treat”,这是小孩跟大人讨好吃的时候要说的。我们玩了好多游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吹乒乓球比赛。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哪个组最先把装在盘子里的乒乓球由一个人吹到另一个人手中就算赢了。每个小组的两个人先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就吹球,谁输了谁就接球。这可不那么简单,因为盘子里不仅有球,还有一些面粉,吹球不要紧,接球的人可惨了,身上会洒上很多白面粉。我和Wendy分到了一组。比赛开始了,Wendy用力一吹,一下子就把球吹到了我的手里,同时一团白色的烟雾也包围了我的眼睛、鼻子和眉毛,胸前更是沾满了白色。我们马上大叫起来:“我们第一!”“你们第二”,闫老师说。我和Wendy吃了一惊:“那谁第一?”“是他们”,老师说着指向另一组,“他们吹完了,你们才吹完的。”我和Wendy很沮丧,不过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

  晚会结束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了。我想,鬼节听起来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游戏起来还是挺刺激的!

万圣节的作文700字 篇2

  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前夜。那天下午,我参加了“联大”的“走进万圣节,感受万圣节”联欢会。 下午四点,我准时来到了联大的303教室。首先,每个人得到一个棒棒糖。

  我找到一个座位,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棒棒糖,一边听一位老师介绍万圣节:万圣节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年年都会庆祝的秋季节日。这个节日实际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节日,而主要是孩子们的节日。在万圣节这一天,人们最主要的庆祝方式是:1、制作南瓜灯。2、孩子们提着袋子挨家挨户串门,说:“trick or treat,money or eat。”意思是:不款待就捣乱,给钱还是吃的! 于是大人们就会把准备好的零用钱或糖果放在他们的口袋里。“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好不好?”老师问。“好!”同学们都开心得叫了起来。 体验完“要糖果”,我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可爱的面具。最后进行最重要的一项:制作Jack—o"—lantern(南瓜灯)。

  老师给每人发了一个桔黄色的小南瓜,然后由外教带领我们制作。 我先用铅笔在小南瓜上画出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我画的是可爱型的,咧着嘴巴在哈哈大笑,还有一双眯成一条线的眼睛。形状画好了,就开始刻南瓜了。我用刻刀对着眼睛的轮廓一刀扎了下去,可是因为南瓜太硬了,没有扎透。抱歉,小南瓜,我于是把刀从南瓜“肚子”里拔出来,然后瞄准好位置,使出全身力气,这回终于扎透了。沿着画好的轮廓扎几刀,用力一拔,眼睛部分就掏空了。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依次掏空了另一只眼睛和嘴巴。

  唉,只是南瓜太坚硬了,我有次差点扎住手,看来制作南瓜灯真是不容易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小时的精心打磨雕刻,我的南瓜灯终于完成了。它看上去很开心,好像在感谢我“创造”了它呢! 老师给每人发了一根小蜡烛,我把蜡烛点燃,放进小南瓜被掏空的“肚子”了,桔黄色的温暖灯光立刻照亮了小南瓜。呵呵,好像冰心笔下的“小桔灯”啊! 忽然,教室的灯被关灭了,黑暗中无数“南瓜小妖怪”在冲我们微笑,我们也开心地笑起来!

  聚会结束了,我捧着暖暖的南瓜灯回家了,好兴奋!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万圣节,而亲手做的南瓜灯是我在万圣节收到的最珍贵最美丽的礼物。

万圣节的作文700字 篇3

  万圣节这天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 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现在,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

  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爐reat(不给糖就捣乱 )”,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要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每家都要在门口放很多南瓜灯,如果不请客(不给糖) ,孩子们就踩烂他一个南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