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络优势深扎作文基本功(2)

时间:2021-08-31

  二、高密度,快节奏,提高语言表现力

  作文是儿童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语言就是写作的基本功,学生有了这一基本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是几道练习题,那么多文字靠板书显得繁乱,刻印不能引起注意,老师读更不全便于记忆。而网络的利用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缩短了认知过程,同时促进了认知的深化。使教学向高密度、高速度快节奏发展,提高了效率,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文章的好坏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描写具体,这也是检验一篇文章的成败之处。现在的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指导起来困难重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借助校园网络的新型作文课堂可以让每个学生尽情抒写自己心中的想法,更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正因为网络的高效快捷,可以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接受到更多信息,理解吸收更多的写作知识。同时利用网络创设一种声乐交融的意境,让学生在流畅轻松的语体和声像环境中自由遐想,在发散思维状态下汲取精华,加之观察理解记忆,并用语言文字再创造,表达各自的思维状态。有力的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形象再现,培养敏锐观察力

  写作的基本功,还应包括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的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前提。试想,对生活没有深刻的体验,即使有很高的写作水平,写出来的东西也只会是苍白无力的,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古今中外的任何作品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因而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网络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网络可将文字、声音、图象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更多的是用儿童的眼光和儿童的语言对生活素材的描摹,而素材选取的内容应由两部分组成:表象和概念。“表象”是对以前感知过、但当前并未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是对过去感知所留下痕迹的再现,也就是在人们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概念”是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表象)的感受和看法。为了能获得大量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写作素材,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表象,这就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优势,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