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高粱面窝窝头作文(2)

时间:2021-08-31

  过去,一般的农家日子过的都很紧巴,村民大多也没什么钱儿。谁家想买一些如针线儿,糖果、小镜子之类的东西,由于缺钱,就拿家里的鸡蛋、高梁面去兑换。村里常有一些担着挑子的送货郎来卖货。

  送货郎手里摇着拨浪鼓,嘴里不时的吆喝着。一个鸡蛋大概能换数个糖果或一小纸包针什么的。也有的拿糙麦、高粱、玉米等,来换些大坷垃盐,酱油、醋之类的生活用品以贴补家用。

  有许多小孩爱围着货郎的小摊瞧热闹,拿拿这个摸摸那个的,久久不肯离开。也有哭呀闹啊的,非让大人给自己买喜欢的小玩艺儿……

  太姥家离县城较远,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交通工具,上趟县城主要靠步行,或说说好话,趁着别人的马车捎个脚儿。村民进趟县城一般还要再备些干粮,以便路上肚子饿了好垫吧垫吧,充充饥,吃的也就是些窝窝头、煮红薯,或者烤熟的玉黍黍等。家境好点的人家把高梁面和小麦面变着法儿做成花卷馍带着路上吃。

  等我长大些,再次来太姥家时发现,这里的人们做饭烧火用的是烟煤,煤火代替了柴禾。吃饭有玉米面馍,或用小麦和一些粗粮做成的花卷馍,再者就是白蒸馍了,可唯独不见高粱面做的“窝窝头”,我心里不免顿生疑惑。

  一次吃饭,我故意打趣的提出:还想吃高粱面的“窝窝头”!家里的人们闻讯赶忙找左邻右舍去打听,好半天才讨来了两个高粱面的“窝窝头”。再吃,没有了过去那种香甜的感觉,倒有一种苦苦的,涩涩的味道,难以下咽。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催人老。当年的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娃儿,如今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胡子花白的成了“老”人了。

  太姥姥离开我们已有多年了,可太姥那和蔼可亲,眉目慈祥,充满善意的笑容却深深的留在我的心里,而且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