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_姥姥作文(2)

时间:2021-08-31

我的姥姥_姥姥作文4

  我想,这一定和她的精神有关吧,在我的认识里,姥姥是个非常要强的人。

  听妈妈讲,姥爷在铁路上工作,很少回家。姥姥在家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照顾公婆,操持家务。买煤,买粮,挑水,这些重活累活都要自己做,可见姥姥多么辛苦,她硬是挺了下来。

  一个妇女独自带孩子精神上也是辛苦的。哪个孩子生病了,哪个孩子晚回家了,她都提着心,生怕有个意外,更别提发生重大事情。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晚,房子发出“咔咔”的响声,姥姥觉察出是地震了,抱着老姨,大声呼喊着妈妈他们几个快往外跑,妈妈和大姨跑出来,三姨在屋子里吓得不敢动,姥姥放下老姨,又跑进屋里把三姨抱出来。这时传来邻居的房子倒塌的声音,妈妈他们吓坏了。姥姥安慰着孩子们,姥姥真的不怕吗?我想,她也是怕的,但在孩子们面前,她要坚强,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安全感。

  姥爷退休后,姥姥才算过上安稳日子,可她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但她依旧要强。五年前,姥姥突然患了急性心梗,做了手术才抢救过来。出院后妈妈他们轮流来照顾,过了几天姥姥就不让去了,她说:“我还可以下地活动,生活能自理,不耽误你们上班了。”其实姥姥这种情况还是需要照顾的,正因为要强,又怕辛苦孩子们才坚持自理。

  姥姥没多少文化,却通情达理。妈妈说,小时候,她和别的孩子打了架,把人家的衣服撕破了。姥姥狠狠地批评了妈妈,带着妈妈去给人家道歉,人家家长并没有在意,姥姥却说“错了就是错了,必须让她认识到错误。”正因为姥姥的教育和影响,妈妈她们四姐妹都学有所成。

  姥姥待人十分热心。国家困难时期,姥姥家相比别的人家生活稍微好些,她时常接济别人几块钱,两碗面,一两油,家里只要还有,姥姥就给。别人愿意还就还,没有,也就不还了,弄得家里有时没吃的。妈妈很不理解姥姥的做法,姥姥就教育妈妈做人要善良些。

  了解了过去我不知道的姥姥,想想我现在看到的姥姥,她的形象一点一点高大起来,她昂首挺胸地度过一生。她的纯朴、善良、坚强的高尚品质感动着我并将深深地影响我,让我朝着她的方向努力前进。

我的姥姥_姥姥作文5

  我的姥姥66岁了,身体微胖,肚子里有好几斤“墨水儿”呢。她笑起来时眯着眼睛,非常好看,而且还是一个全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所谓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姥姥是一个“五星级中餐大厨”。她做的大杂烩面条儿,另一种风味的“东北大乱炖”,里面有猪、牛、羊肉和各种蔬菜,再加上姥姥自制的蔬菜面条儿,那就是天上的神仙都吃不上的美食呀!

  姥姥最会做的面食是肉饼,一种酥脆的那种肉饼。姥姥先把面粉放在盆里,一边把50度左右的温水倒向盆里,一边搅动,把水和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后再用手揉搓。你可别小看这个环节,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功夫活。听姥姥说,水温要掌握好,冷水和出来的面太硬,口感不好,水太热又会把面烫熟,不易出层次,水太多面会太软,拿不上手,水太少也会导致面硬口感不好。你说这是不是个技术活?和好面后放一边,静置着,让面醒一醒,这样吃的时候口感会更好。而且可以趁这会儿功夫调馅。只见姥姥将备好了肉馅、料酒、酱油、盐、葱末、姜末、鸡蛋、植物油、香油等等逐一放到大碗里朝同一个方向不断的搅拌,不一会儿功夫香味就飘出来啦!不过,这会儿更多的是香油的香味。姥姥调好肉馅后,把醒好的面,揪出一个一个小剂子,用手按一下,一手拿擀面杖一手捏着面剂子边转动,不一会儿就赶成了面皮,然后包成小包子,放到电饼档里后再用铲子一个一个的压平,不一会儿功夫,整个厨房香飘四溢啊!这回可不是香油的味道了,肉味、香味四溢啊!拿一个,咬一口,多肉多汁的肉饼都流油啊!我每次吃,都会和姥姥说“以后不许姥姥做肉饼了,不然我会变成200斤大胖子的”,但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会缠着姥姥给我做,不光吃,还往家里带。

  姥姥不仅是一个五星级大厨,据妈妈说,姥姥还是一个文人,家里的两大书柜儿几乎都被塞满了书籍。姥姥的古诗底子很高,妈妈和舅舅小时候,如果有什么古诗里的解释不会,都可以问她,姥姥从来都是对答如流!

  姥姥现在爱上了锻炼,不管是东北大秧歌还是广场舞,只要音乐一响起,你就看吧,姥姥准是又舞起来啦!

  虽然姥姥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就是爱唠叨!每天都会给我讲一堆大道理,听的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我知道,这是姥姥爱我,希望我成才,长成笔直的大树!

  我爱我全能的姥姥。

我的姥姥_姥姥作文6

  我的姥姥今年77岁了,个头不高,身子胖胖的。满头银发,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脾气特别好,尤其是看我的时候,眉毛、眼睛、嘴全都是弯弯的,笑意就顺着她弯弯的皱纹往外流。

  前年冬天,姥姥、姥爷来深圳。从机场回来路过南头中学时,本来不识字的姥姥,看到“南头中学”几个字高兴了,大声地读起来:“学、中、头、南。”我说:“姥姥,那是南头中学,是学校。”姥姥恍然大悟:“哦,是收男生的学校啊!”“哈哈……,”车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姥姥奇怪地看着我们说:“怎么了,笑啥呀?”我捂着肚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姥姥,你太幽默了,简直赛过赵本山!”伴随着笑声我们回到了家。

  过了几天,我发现姥姥不会打电话。便对姥姥说:“姥姥,我教你打电话吧,有事你好联系我们呀。”姥姥说:“给谁打呢?”我说:“给大舅打吧,顺便说说你在深圳的情况。号码是130572999。”姥姥拿起电话拨了起来,“1305729……”姥姥停下来了。我不解地问:“你咋不拨了?”姥姥说:“你净骗我,电话上只有一个9,你却让我拨三个9!”“哈哈哈……”乐得我直不起腰滚到沙发上。妈妈笑着说:“拨三下9就行了!”姥姥说:“啊,原来是这样。”姥姥可真逗!

  今年暑假,我去东北姥姥家。一连几天,都看见姥姥在忙着做棉衣,热得头上沁出了汗珠。我奇怪地问:“姥姥,现在是夏天,你干嘛做那么多棉衣呀?”姥姥说:“沈阳的冬天老冷了!到时候做就来不急了。你舅妈们工作忙,我帮她们做!”听了姥姥的话,我起身打开衣柜想看看我姥做的棉衣。哇,大包小裹,堆得满满的。我好奇地打开一个包袱,里面五颜六色全是衣服。我问:“姥姥,你攒这些衣服干啥?”姥姥说:“这都是你舅舅、舅妈、表姐表哥不要的衣服。现在生活好了,这么新的衣服就不穿了。河北老家还不富裕,我把这些衣服洗干净收好,寄给他们,要不多浪费啊!”听了姥姥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多么淳朴善良的姥姥啊。望着姥姥银发上的棉絮,身上穿的旧衣服,我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对了,我给你捎来的新衣服你怎么不穿?”姥姥说:“旧的衣服还能穿,买新衣服干嘛?你妈妈就是不懂得节俭。姥姥生在旧社会,小时候家里穷啊,吃不饱,穿不暖,也没钱念书……。”姥姥一边缝棉衣,一边唠叨着她小时候的故事。这唠叨,如同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这就是我那饱经沧桑,善良慈祥还不乏幽默的姥姥。我爱我的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