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同情的作文5

  上午,我乘着老爸的汽车去上学。正巧,在汽车前面一个墙角处,一个老乞丐缩在那儿,伸出已冻得通红的手来向路人乞讨着。

  我边背起书包边对爸爸说:“老爸,你给我一元钱,让我去给那个乞丐。”老爸皱了皱眉头对我说:“徐余呀,我跟你讲哦,现在很多乞丐都是装的。别看他穿得那么破烂,有可能比我们还富呢!”(用温州话讲的)“不会这样的吧!”我吃惊地问。“唉呀,你小孩子就是太单纯了,这样很容易被骗的!”“他们就算是装的,那他们也很可怜啊,在那么冷的天穿着那样单薄的衣服出来乞讨,很不容易的哩!”“哎,你别忘了,他们的钱有可能还比我们多的那!”

  “我不管,如果你再不给我,我就把课后管理费(100元)给他。”我威胁道。“好那,好那,真是被你打败了!说真的,你的同情心也太会泛滥了吧!”老爸边说边从口袋里掏钱给我。我乐滋滋地下了汽车后便将那来之不易的1元钱放进了那乞丐的手中。当我放进去以后,他还对我说了声谢谢。

  我觉得老爸的想法不太好,老爸觉得乞丐都是假乞丐,可在我的眼中有些乞丐是真正需要大家帮助的穷人。不过老爸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社会上真的有很多扮做乞丐以骗取人们同情心来不劳而获的人啊!哎呀,不是我们没有同情心,而是我们的同情心都被一些“骗子”给磨灭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呀,只求那些人良心发现啊!

同情的作文6

  “习惯”不仅仅是做事认真、不出错、利于成功的代名词。我觉得更是一种为人处事中下意识的行为,使自身思想得到升华——这才叫习惯。我有这样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慵懒的上午,三月的春天只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摊着。空旷的公交车厢里,只有我和几个女生占着这硕大的地盘。她们聊得很开心,只有我一个异性呆滞地望着窗外一棵棵光杆司令向后倒去。

  汽车快进站了,我下意识地朝前看了看,那从花圃中割出的小小的车站,看上去灰蒙蒙的,没有一点亮色。汽车驶近了,车站一片躁动,人一下涌了过来,仔细一看,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岁月似乎格外地摧残了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已经印到了骨子里,与城里的“男人四十一枝花”相差甚远;身上的大衣是布做的,里面的棉花可能都翻出来了,上面的划痕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可以与脸上的皱纹一拼,但还是浅些。

  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农民工。他们各自提着一大袋行李,麻布做的箱包显得格外笨重。车门开了,几个城里人在农民工的谦让下先上来了。当一个农民工提着行李,准备上来时,公交车司机一阵咆哮,“放不下,出去,出去!”门一下就关了,差点夹住他。

  车发动前进了,丢下十几个大男人目光呆滞,动作僵硬,行李依旧提着,满脸迷茫与无奈,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看着这刚来的机会就在呼喝声中远去。谁知下一辆车会怎样,可能还要站着,拿着行李。可是车厢依旧空旷。旁边的几个女生,轻轻低着头,说了三个意味深长的字“真可怜!”别的人无动于衷。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在为社会作贡献。他们搬砖运瓦抹水泥,用自己的汗水浇筑一座座高楼大厦。他们也有孩子、妻子、父母。为什么他们会经常受到异样目光的待遇?不正是人们在利益冲击下失去了本性?!为什么不能对这些人多一点同情?有时可能不需要做,但心中总要有一点思想,不要做一个感情贫乏的人。

  同情是一种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灵真善美的体现,我愿大家都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好习惯。就像“旭日阳刚”组合所说,让他们活在温暖的春天里,也让自己活在有灵魂的春天里。

同情的作文7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县城里去玩。我非常的高兴,因为我又可以去商城里买东西吃了。

  当爸爸开车到了商城门口,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车门,直冲着商城大门跑去。突然,我的目光被两个人给吸引住了——那是两个乞丐。我见过很多的乞丐,但是这两个乞丐却有所不同,他们两个好像是相依为命,而且还很可怜:一个乞丐的眼睛瞎了,另一个乞丐没有右胳膊,其中一个拿着拐棍,另一个还拿着一个破瓷碗。看到此刻,我非常的同情他们,我的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我见到每一个可怜人的时候,都会很可怜他们。我呆呆的`看着他们两个,突然,有个人向他的讨乞的碗里扔了几个硬币。硬币掉到碗里的声音,把其中一个乞丐从梦中叫醒了。那个乞丐什么也没说,只是痴痴的望着刚才帮助他们的人。这时候,我鼻子一酸,眼角上情不自禁的流下了一滴泪水。

  之后,两个乞丐站起来了,他们两个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的向人群中走去,直至从人群中消失……

  现在,我已经很少见过乞丐了,但是当我一想到前几年那件事的时候,我总是会想: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指望了,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继续活下去,是因为他还要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人间,而却在它们艰难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帮助他们。

同情的作文8

  同情,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孟子有言曰:“测因素之心,仁之端也。”英国学者罗素也曾经说过:“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同情,他给被同情者带去的是温暖,给同情者带来的则是收获。

  同情来源于人的爱心和对他人的理解。只有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时,才会有同情。著名作家茨威格有一句名言:“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经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因此,同情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理解了别人的遭遇,才会有真正的同情;否则,所谓的同情只是一种虚伪的感情。

  然而,同情并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更不是对自己的财富或者能力的炫耀。当你向路边乞丐的碗里投进几个硬币并期待着他的一声卑微的“谢谢”时,那并不是同情,因为你作为一个同情者忽略了被同情者的感受。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而同情不能践踏别人的自尊。《孟子》中有一段话:“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否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里的给予者完全没有考虑到被给予者的自尊,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他给予的行为只是虚伪的炫耀。同情是建立在同情者和被同情者平等的基础上。同情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懂得怎样使用它的人才能真正用它给人带来温暖,否则给人带来的只有伤害。

  同情是一份礼物。有人为了求名而同情,而其中潜藏的欲望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与功利无关,二是人最基本的一种感情。同情源自人们的善良与爱心。只有拥有爱心并且善良的人,在面对别人不幸的遭遇时,才会理解并心生同情而不会冷漠的离开。只有这样的人所给予的同情才是被同情者真正需要的,才会真正给他人带去温暖。而所谓同情也不是单单嘴上说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达到目的。

  人们常说,人必须有同情心。因此,必须把它当作人的基本素质来发展。在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并且完善自己,这就是同情者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