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时间:2021-08-31

读《童年》有感11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童年》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童年》有感1

  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的、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而对我来说,童年将会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拿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就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我读了《童年》这本书之后,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而我,顿时感到我们是多么幸运,因为我们的童年比他的童年要幸福很多。

  阿廖沙在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九岁时就跟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自私、贪婪的小业主。母亲改嫁后,又是因为生病去世了。可怜的阿廖沙就被外祖父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己去寻找“求生路”,孤独的生活。阿廖沙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可文学给他带来了“生路”,他的生活在自己勤奋努力下逐渐走向光明。

  我为自己庆幸,因为我没有受到这种苦难,更没有失去自己亲爱的父母。我感到幸福,因为我有一段美好快乐的童年,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和幸福。

  《童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读《童年》有感2

  这是我第三次拜读高尔基的经典之作《童年》了,此前由于译者水平不高,我觉得读它像嚼枯叶一样索然无味,直到妈妈又给我换了一本,我才真正开始感受这部小说的魅力。

  生活始终是那么黑暗,每天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把屋里弄得乌烟瘴气:两个舅舅捉弄格里戈里,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外祖父对外祖母大打出手……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里,我的心始终是揪着的,喘不过气来,唯一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点正能量的是外祖母和茨冈尼克,但茨冈尼克后来也被两个舅舅捉弄而死。

  外祖母在这个家里就像润滑剂,艰难的支持这个家的运作,她能坚持下去就在于她的心中有一个慈爱的上帝,像她自己一样慈爱。她向阿廖沙这样描述上帝:“上帝坐在山冈上,就在天堂草地的中间,坐在银白色菩提树下面的蓝宝石神座上。那些菩提树一年四季都枝叶茂盛。天堂里没有冬天和秋天,所以鲜花永不凋谢,一直不断地开放,让上帝的仆人们心里高兴。”而且外祖母对上帝的早晚祷告也非常用心,她能每次使用不同的辞藻来赞美上帝,祷告时她最精神,仿佛年轻了十几岁,我想在这时外祖母心中积压的一些脏东西,不愉快的东西释放出去了,她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自己去面对新的一天,哪怕已经知道这一天会很糟。而且外祖母坚信上帝主管着这一切,家里的是非善恶看在眼里,家中有生命的东西都知道上帝,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这个上帝同样也给阿廖沙带来生活动力。

  而外祖父的上帝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上帝感觉有外祖父自己的烙印在里面。而外祖父的祷告看似比外祖母庄严,可我认为比外祖母敷衍,他没有把上帝当成他最可靠的主,用外祖母的话说就是从没有对上帝说一句真心话,因为他的祷告每天都是一样的。他这样描述上帝:“上帝的法力残酷无情,超越任何的裁判,人们犯了罪就得被淹死,被烧死,毁掉他们的城市。上帝用瘟疫和饥饿惩罚人们,永远手持利剑来统治人间!”外祖父曾经宽容大度,聪明有为,那时他心中的上帝又是怎样的呢?我想定然比现在美好,时代的变迁让他变成了守财奴敛财鬼,心中的上帝也变得凶狠严厉。

  如果你是唯物主义者,那么请守住你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如果你是基督教徒,那么请守住你心中的上帝。你要坚信世间的美好,上帝的仁慈,因为上帝影响着你的行为,而你的所思所想所遇也悄然改变着心中的上帝。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读《童年》有感3

  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我们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但当我看了《童年》这本书之后,觉悟了很多道理。在我还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过《童年》的第一章节,那时的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看。可现在,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今年寒假,妈妈带我去了北方城市旅游。我带着作业和《童年》登上了北上的火车。火车上的我无聊之极,便拿出《童年》看了起来。这次的我沉下心来细细的体会,便被高尔基可怜的童年生活所吸引。

  虽然这是一篇散文,但都是围绕着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所展开的。这是一个悲惨而又艰苦的童年,高尔基也时常发脾气。他很幸运,有一个平易近人的外祖母;可他又很不幸,有一个脾气火爆的外祖父。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外祖母会安慰她,而外祖父则会暴打他。虽然有外祖母的关爱和呵护,但是他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伤害。回想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灿烂、愉快,总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每年暑寒假爸爸妈妈还会抽出时间带自己出去旅游,但拥有这些,我们还不知足甚至抱怨爸爸妈妈对自己还不够好,我们实在是太贪婪了。

  我合上书本,咽了下唾沫。思考着:我不应该生在福中不知福。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动车到站的铃声让我回过神来,我在动车上的6个小时看完了《童年》,也让有在这6个小时中思考了自己的未来。

读《童年》有感4

  这次,我又看了一本书,说出来,你们一定都听说过它。它便是高尔基的著作《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是阿廖沙,他三岁丧父,母亲悲痛欲绝,带着他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年轻时聪明上进、勤劳能干,年老时却残暴无情。一次,阿廖沙因为好奇把白色的餐布染成了蓝色,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晕死过去,很多天都下不了床。然而这还不算最糟糕的,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贪婪恶毒,为争夺财产而大打出手。在这个家庭中,大家甚至会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然而,这个家庭里却不全是坏人,阿廖沙的好朋友茨冈尼克勤劳能干、善良淳朴、聪明活泼、热情乐观,还会在阿廖沙挨揍时奋不顾身地保护他。他教育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要成为一个爱祖国,将来为国家所用的人,他对阿廖沙人生观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

  除主人公阿廖沙以外,在这本书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就是外祖母了,她心地善良、宽厚仁慈、乐观坚定、聪明能干,她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她对待阿廖沙百般疼爱,常常为他讲故事;火灾时,她镇定自若地指挥救火,充满智慧……

  虽然环境黑暗污浊、令人窒息,但阿廖沙没有被环境毁灭,反而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苦难中走了出来,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为他人着想,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人……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阿廖沙好多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像阿廖沙一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做一个善良、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环境可以毁掉一个人,环境同样可以造就一个人,即使在一个可怕的环境中,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与追求,就不会失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