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乡作文

时间:2021-08-31

童年,故乡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年,故乡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童年,故乡作文1

  蓦然回首,我已经潇洒地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偶尔,会有那如风铃般清脆歌声萦绕于脑海,耳边又悠悠地飘起儿时的童谣……

  曾几何时,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和那亲切质朴的故乡人,时常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打转,令我久久地回味那童年的一段时光。

  在童年,可以做许多不着边际的事,但却可以躲避父母责备的眼光,可以在下雨天里蹦蹦跳跳,弄得一身污泥;可以在冬天里打雪仗堆雪人;可以爬草堆,爬树;可以掏鸟蛋………就是那些银铃般的笑声,交织了我的童年,使他们变得五彩斑斓。

  走在充满泥土气息的小路上,光着小脚丫,手拉着手,充满了童年气息,一路上唱着、跳着、笑着、蹦着,毫不掩饰,毫不保留地挥洒着特有的烂漫与纯洁,一串串天籁之音便荡漾开来,飘向远方………

  还记得那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游玩的情景。那时候没有作业,只有靠玩来打发时间,我们一起去摘桃子,个头才有桌子那么高的我们看着满树的桃子却摘不到,只能够流口水,勉强爬上树摘几个未熟的桃子尝尝,解解馋儿,河边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我们可以互相泼水玩,可以捉小鱼、钓小虾,将炎热全部抛入水中,换来一片清凉。

  有的人家家里有船,我们便求人家大人让我们坐在船上。船滑动了,船夫划船赶着鸭子和鹅回去,我们几个小人便一个挨一个地坐在船头,将脚伸进水中,踢着水玩,看见正在水中嬉戏的鸭子们,也学着他们在那里叫,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天空中飘起了牛毛细雨,我们又将刚才摘的荷叶盖在头上当帽子,几个小人儿坐在船头晃动着小脑袋显得格外可爱。依依不舍地下了船,夕阳还未完全下落,天空微微泛些红,我们又玩起了捉迷藏,一头栽进软绵绵的草堆,弄得身上都是草屑子,等到天黑,才各自挥手道别。

  步入少年时代的我已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往日的欢声笑语已经消失了,但那爽朗的笑声却依旧在心中荡漾,回响在耳畔。故乡的山不再那么青翠,故乡的天空不再那么清澈。再见了我的小伙伴们,再见了我的童年。

童年,故乡作文2

  故乡是一个港湾,能给人带来温暖。年轻时在外打工的奶奶曾说过:在火车上看见这柏树就离家不远了,看见了柏树也就安心了。

  还记得小时候曾经跟奶奶去小镇上赶过一次集。集市上的货物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直到在一个小摊位前才停下脚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小巧玲珑的拨浪鼓:鼓上有个精致可爱的娃娃,两边还系着两个小圆球,摇起来哐当、哐当地响,声音悦耳又美妙。我伸手准备去拿那个拨浪鼓,却被奶奶拦住了。奶奶悄悄告诉我:小镇上的东西太贵了,回家让你爸给你做一个。被奶奶牵着,频频回头,十分不甘心地走回了家。

  上幼儿园时,奶奶接送我时,总会路过何婶家的粉馆,我经常忍不住流口水。可这是有原因的:何婶家做的菜总会加上祖传秘方,一般人根本尝不出里面有什么,就算是镇上的老厨师也尝不出来,但却好吃的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这是何婶家独有的手艺,甚至有些外地人到我们这来,都会去何婶家吃一顿。

  她们家的包子更是一绝,你看那包子不大,里面却装满了家和故乡的味道。白白的面团里包着游子的思恋,哪怕在天涯海角,也无一不思念着故乡亲人。何婶家的包子便可医治这思乡之苦,所以每天的客人总是排着长长的队。

  慢慢地,上了初中,我经常和朋友们到小镇上玩耍。最喜欢的是和朋友们到小镇上的文化室看书。那里的设施陈旧,书比不上城里多,可我还是怀念以往坐在文化室一角,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的那段时光。

  文化室并不是很大,只是用一个杂物间改造的而已,书也多是别人捐赠的旧书,不是残缺一角,就是少了两三页,要用想象来填补。但是文化室就相当于我的秘密基地一样,带给我快乐。拿起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那里没有时间的流逝,只有一页页书页飞快地翻动着。有时候,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也想瞧瞧黑旋风大战浪里白条的故事。临近夜晚,我才听见奶奶的呼唤声,匆匆走向家去。

  上完了初中,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调动,转学到了市里,这一别便是三年,我再也没有去过小镇。不知道集市还在吗?何婶家的粉馆会不会已经搬走了,文化室中是不是多了许多我没看过的书。

童年,故乡作文3

  我童年的故乡

  我生长在农村,我的家乡是一个极为平常的小村庄。他的名字也是极为平常不过的了,因为村里姓雷得多,而且是雷氏最初在这里定居建村的,所以就叫雷庄村了。

  这样的村子在我们这边占的比例相当大,在全国也不在小数。在我童年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养蚕的,村子的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桑树。再向外一点种植着小麦蔬菜等作物,麦田里每隔几十米会有一行的梧桐树。村子四周是井字型的黄土路,路的两边是高高的杨树;

  村子的南面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小河,水是向西流去的;紧西头有一个小池塘,那时已承包到户,种满了莲藕,周遭又有杨柳之类的树木;东面是学校,石头屋子,内有石桌和学生自带的小凳子,最初老师的讲台也是一块相对大点的石板,院子里有简陋的花坛和高高的杨树槐树,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有一颗棵最老最大的槐树 ,斑驳的大树杈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老钟,一根细细的麻绳斜拉在门口的大洋钉子上。学校门外隔着东西大街有一眼深深的水井,这样的井整个村子里有三四眼。

  所谓的大街,有五六米宽吧。贯穿村子的东西,直通那个小池塘,约莫二百多米。在村子中间,还有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和东西大街十字交叉,短了许多。那里相对宽广一些,算是一个小广场吧。北面是高大的主席台,有毛主席的画像在上面,非常的神圣;东面是一个石碾,又圆又大,那是农家用来碾碎五谷杂粮的,这在全村也有四五个;西面是一个小戏台一米多高,五六十个平方的样子,农闲季节总有许多的戏班子了来这里唱戏,这是全村人最喜爱的地方,也是我和伙伴们最喜爱的地方,是我一生回忆最多的地方......

  紧邻广场的西北角是大队村委的所在,三间大瓦房青砖的门边窗边,厚厚的黄土墙颇有古味,大队的院子西边是卫生室,那本是三间瓦房子的配房。

  这就是我的故乡,魂牵梦绕的地方。

  现在一切都变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惟国家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小村庄也不再是过去的那番景象了。沧海桑田的变换,在这里显得如此的短暂。

  而我还是怀念那童年时走过的每一一条小巷,和每一个伙伴。那是我心中的诗和画,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