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味道作文(4)

时间:2021-08-31

童年的味道作文10

  回味童年,依旧香甜。

  回忆童年,各种趣事像海边各色各样的贝壳,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数也数不清。

  上个星期六,写完作业没事干,无聊地翻看旧照片,突然一张照片让我眼前一亮。

  嘿!看!那是啥?那是还没有“进化”的舅舅!看他那一脸的搞怪!看着看着,我感觉身子轻轻的一飘,又回到了那快乐的时光里。

  记得那时,我和舅舅去河边玩。舅舅他呀,稚气未退,竟然想着带我去踩泥巴。

  河边有一块烂泥地,舅舅脱掉鞋子,挽起裤腿,一步跨进了那片泥地,抬起脚丫子踩起了泥巴。我看着那黑乎乎脏兮兮的泥巴,再看看舅舅,忍不住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呀?”舅舅回过头来说:“我在踩泥巴,看啊!软绵绵的,很好玩的,你也来呀!”我高兴地说:“好呀,好呀!”

  我飞快地挽起裤脚,脱下鞋子,踮着脚尖试探地走进了泥地里,只感觉脚下湿湿的,凉凉的,还有点滑。再看舅舅的脚下,那块泥巴被他踩得软软的,可是我脚下的泥巴还是硬邦邦的,我有点失落。舅舅看出了我的心事,他说:“别着急,你才踩了几脚,再说你的力气太小,踩的时间不够长,再踩一会就好玩了。”听完舅舅的话,我卖力地在泥地上踩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脚下的泥巴也变得软乎乎的,脚丫踩上去,脚心痒痒的,好舒服!

  等我们玩够了,玩累了,才恋恋不舍地上岸回家。忽然,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啪”的一声,嘻嘻,原来是舅舅脚下一滑,一头栽进泥潭里了,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脸上身上全是黑乎乎的的了——我笑地肚子都疼了。

  回到家,外婆看到我们的脚丫子泥乎乎的,裤子上衣服上溅满了泥点,舅舅还一脸泥,就大发雷霆,把我和舅舅狠狠的训了一顿。

  虽然挨了骂,但是我们两个心里还在偷着乐。

  现在,再一次回忆起我们踩泥巴的事情,我还是禁不住露出开心的笑容。

  童年里发生的所有事情,等回忆起来,都变成了美好的往事,就像喝了一杯香甜的果汁,让人难以忘怀。

童年的味道作文11

  人们总用五味杂陈形容过往,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我的童年则充盈着幸福的味道。

  年味,最贪的还是外婆的蛋饺,那是每次过年的必上佳肴,小时候,总是盼着过节过年,童年就是盼着外婆的厨艺长大的。还记得那次过年,厨房里特殊的天香味飘香十里有余,金黄酥脆的蛋皮浸过油冒起了嫩红的边角,外婆拍拍我的脑袋瓜:“别离太近,一会儿油溅出来要烫着人了。”我眼巴巴望着锅里的蛋皮,垂涎三尺。“乖,一会儿就好了。”外婆灵巧的手三下两下的翻皮,包上馅料,有皱纹苍老的手,让人着实心疼,那双手丝毫不畏惧溅起的油点。那饺皮儿包进去的是我的幸福。一盘金黄的蛋饺上桌,一双双筷子争先恐后的与瓷盘碰撞,一口含住蛋饺,咬破柔软的饺皮,蛋饺中鲜香的汤汁溢出,在嘴间弥漫着,香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只了大家都盯着它,我正打算伸出竹筷,却被外婆轻轻按下,笑着朝我摇摇头:“大姑娘家的,要懂得谦让,餐桌上要讲礼仪,要让给年纪比你小的。”我只好放下筷子,心中一阵惋惜。外婆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乐呵呵地笑道:“好吃我再给你做。”就这样,当客人走后,我又吃到一份“独食”外婆总笑侃我“馋猫,别贪嘴,晚上又积食了。”

  当然平时最念的还是外婆的韭菜包子,外婆喜欢唤我来打下手。白湛的包子皮裹在面粉里,白里透亮,韭菜、鸡蛋同裹在软嫩的皮中,韭菜的绿,鸡蛋的黄,融合在一起,分外好看。外婆亲自和面,我不会擀皮,只好包了。厨房里散布着清香,渗着温暖的说笑,外婆总跟我讲:“包子皮要往里拐,包住的是团圆,不能漏了馅。”包子上笼了,白气扑扑向外冒。等候多时的白胖包子下笼,外婆总塞给我一个,让我尝味儿,看着我被烫的下不去口的着急模样,外婆就会笑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和往常一样,要分给左邻右舍一些包子的。我眉头微蹙略带不满时,外婆就会说教我:“姑娘家的,要学会分享,近邻好比亲友,不能小气的。”

  童年的味道掺着外婆的呵护和教导,美食的味道掺着外婆的淳淳教导。而今走远了,味道便成了回味。

  无论脚走多远,在脑海中,总有故乡和外婆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就像一个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和蔼的外婆,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我的心。

童年的味道作文12

  从来到上海求学开始,故乡对我来说,就是那碗令我心心念念的手擀面的味道。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我就生活在安徽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爱吃面食,我跟着他们也爱上了吃面食。最常也最爱吃的就是手擀面。

  将面粉从袋中舀出倒在桌上,有些纷扬在空气中面粉缓缓落下,拉开了制作的序幕。奶奶在桌沿边敲开两个鸡蛋,倒入面粉堆中。于是,鸡蛋就窝进了面粉堆,自家的土鸡蛋黄澄澄地新鲜得可爱。加水,放盐,揉面。这就是我记忆中制作手擀面的画面。

  奶奶身材矮小,揉面的时候一下一下地踮起脚,我听奶奶说过,用力揉出来的面吃起来才有劲道。

  这时我总爱缠着奶奶嚷嚷着要帮忙。奶奶拗不过我就会扯下一小团面团。于是我就学着奶奶,她揉面,我就跟着揉面;她踮脚,我就跟着踮脚。奶奶手中的面团越来越有韧性,我却揉出了一团面疙瘩。每当这时,奶奶就笑着嗔怪道:“糟蹋了,糟蹋了。”之后就撵着我去一边玩。

  玩够了面疙瘩我也不纠缠,蹦蹦跳跳地跑去大房间,熟门熟路地找到床头柜里的饼干桶回到桌边继续看奶奶揉面。童年里,奶奶的饼干桶是一个特别神奇的罐子,打开它里面就有各种美好滋味:小麻花、脆海苔,如果运气好,还能找到“漏网”牛奶糖——那时怕我蛀牙,爸爸妈妈嘱咐要“把糖藏起来”。但我总能时不时找到一两块“漏网之鱼”。

  我吃着零食看奶奶做手擀面。那团捏成形的面团被奶奶用擀面杖压扁,卷起,再压扁,再卷起......在奶奶行云流水之间,面团变化成了面皮。奶奶将面皮像扇子一样折起来,慢慢地,轻轻地。然后,奶奶用刀切开变成了宽宽的面条。

  这边煮着面,那边奶奶飞速地组合着配料。我最爱吃的菇子,奶奶一定会放很多。最后撒上香菜,以翠泽点缀,香喷喷的手擀面就成了。

  那碗氤氲着热气的手擀面是我来到上海后心心念念的。爸爸妈妈曾笑话,来上海7年了,应该适应“上海味道”了。他们不懂,那碗手擀面之于我的意义:那是我的童年,那份柔韧劲道的口感是一种心领神会的家的味道。

  写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期待了。期待过年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