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读后感学生作文8篇

时间:2021-08-31

《童年》的读后感学生作文1

  很久以前,我读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数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可怜的孩子,谁的童年有你凄惨!”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自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艰辛岁月。在外祖父家里,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事是司空见惯的,很显然,阿廖沙在这里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胆战心惊的,生怕做错了事,但是,还好有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她成了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童年》是高尔基的真实写照,也是19世纪70、80年代俄国社会的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

《童年》的读后感学生作文8篇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好奇与活力。但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闹的阴影之下,面对凶狠、残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阿廖沙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让。

  在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外祖母阿库琳娜。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的庇护和疼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到了阿廖沙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家中已没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会,独立谋生。这个不幸的孤儿从此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可想而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一定是风餐露宿,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也许,正是因为他历尽千辛万苦,看透了这险恶的社会,整个国家民不聊生,战乱纷飞,所以他从1892年后,就以笔当枪,用文章来批判这个社会,以至于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

  自从看完《童年》之后,我觉得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童年》的读后感学生作文2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的三部曲中的一部,约19万字左右,是以作者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

  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辽沙·彼仟科夫于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辛岁月。这里根本没有家庭的温暖,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争吵是这个小市民家庭可空见惯的事。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外祖母真正关心与爱护阿辽沙,是他童年惟一保护人。

  外祖母讲述的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不仅培育了阿辽沙对民间文学的热爱,而且使他产生了对正义事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一岁,阿辽沙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了,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无论在那儿,他都要担负着一个孩子难以胜任的苦役般的劳动,受尽屈辱,饱尝辛酸。读到这儿我震惊了:十一岁本该是在学校读书,在爸爸妈妈的关爱的时候。可小主人公却体会到了底层劳苦大众非人般的奴隶生活。但小阿辽沙同时也发现了书籍的重要性。从此,书籍打开了他的眼界,为他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诱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对他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

  读了《童年》之后我了解了以前旧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具备纯朴善良、吃苦耐劳优良品质。对于弱肉强食我痛恨过,对于小阿辽沙的辛苦生活我同情过。

  读着《童年》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童年,和阿辽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阿辽沙的童年,更收获了一个道理:童年是一架美妙的回忆照相机,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童年!

《童年》的读后感学生作文3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逝了,生活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衣,黄色的衣衫和散腿裤子。这样一身五颜六色的不协调的装扮,常引起同学们的嘲笑。有的同学还给他起外号。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还是很贵很高档的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因为尽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次数多了就不愿意再穿了。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有着落了。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捡破烂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是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努力,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关上了书,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