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作文

时间:2021-08-31

  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懂事听话的孩子一律被称为“乖孩子”,他们基本都会有以下特征:

  以父母的指示为最高指示、学习牛逼、懂得节约用钱、永远老实、给父母长面子、恋爱结婚以父母想法为天……

  其实,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有些甚至存在感情淡漠、自私、潜在暴力、患得患失的焦虑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越乖的孩子,长大就越让人操心。

1、太乖的孩子容易忽视真实的自己

  “乖孩子”这个称号,在大多数大人的眼里,可谓是最高的赞誉,而一些敏感的孩子,为了努力做出乖模样来讨大人喜欢,竟甘愿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到一边。

  因此,多数乖孩子长大以后,便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有心理学家说: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旧唐书》里有一句话说:“父有诤子不败家。”诤,敢言直谏也。一个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孩子,是可贵的;而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不会以“乖”来命名和要求孩子的。

2、太乖的孩子独立能力差

  有句话说:“你剪断了他的翅膀,却想让他飞翔。”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犯下一种错误:儿女是他们人生的附属品,并有权对他们的人生进行干预,甚至主导。

  小时候大人害怕孩子摔倒受伤,因此会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帮助;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行为意识有了冲突,若父母仍以“过来人”的心态来管教子女,则往往会收到反效果。

  久而久之,这些被训乖的孩子,慢慢成了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妈妈包办的“妈宝男”……

  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往往都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