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

时间:2021-08-31

【热门】思考作文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考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考作文 篇1

  “啊!”早晨一醒来,我就发现屋里亮堂堂的,温暖的阳光从屋外照射进来,是屋里变得暖烘烘的,很是舒服!

  “久违了,阳光!”的确,前几天因为冷空气的来袭,天空一直是“灰蒙蒙的”,吹过脸颊的风,也充满了寒意!现在,天空十分晴朗,空中还漂浮着几朵棉花糖似的云彩,格外迷人!

  今天,公园里的人也很多,大概都是借这么好的天气出来透一下气的吧!回首一望,时间过得真快呀!眼看着,都要秋末了,一年又像溪水一般流过。好想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呀!我可以永远都不长大,可以永远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翻翻过去的相片,他们记录了我们的成长,从出生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到现在,我们成长了多少有变化了多少呢?在这阳关灿烂的一天里,就让我们一同来思考这个问题吧!

思考作文 篇2

  八月二十三日,我终于如愿进入了恩施高中,在父母的陪同下整理好寝室,办好相关手续,我就第一次脱离父母的庇护开始了高中生活。

  在新的班级没有熟人,快节奏的住校生活也令我手忙脚乱。军训的苦累无处倾吐,心灵的孤单无法填补,在无人依靠的情况下,除了咬牙坚持还能怎样?我努力辨认校园的路,尝试着与人友好相处,就在自己都快被已经独立的假象欺骗时,好友的父母来看她了。我得知自己的父母因事来不了后,表面装作无事,失落、委屈、愤怒、茫然……一切复杂的心事都揉成一团,在胸口郁积,发酵般越胀越大,堵塞在喉头,将要控制不住时竟被发狠似的咽下,却在心脏上留下了巨大的空洞。

  七天的军训过去了,有趣的事不少,但都被我的好胜心破坏了——我誓要得到的标兵荣誉被他人得了。一时间,回家的喜悦被不平、猜忌所蒙蔽,对在看台上拼命招手的父亲竟也只报以不耐烦的一瞥!回到家,本该口若悬河的我也没了心情,父母问什么都只敷衍了事,实在烦了就关上房门无休止地上网。昏天黑地之间,又到了返校的时间,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认为自己不被信任、受了指责,最终不欢而散。

  学习生活开始了。首先是入学考试。由于没怎么预习和复习,我由入校的三百多名滑到了六百多名,原先的自大被打击得彻头彻尾,我越发感到自卑甚而是惊恐起来。洗漱和就寝时间紧张,九大学科的轮番轰炸,对于成绩和对家人态度不好的懊恼……这些都使我在夜晚难以入眠,痛苦万分。我时常会想:我是谁?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好友考了一百多名,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而且我观察到她不论是与父母还是同学在一起时,都无半分不耐,且绝无做戏的成分。当我在早晨赶往教室的途中,看到太阳升起,校园里的一切都发出极美的光辉,我想起中考前我与父母一起来恩高参观的事。那时,我的内心是无比向往、无比纯真的,我期待与这里的每一个人友好相处,期待在自己的努力下让姓名高悬红榜,期待踏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期待能在这里始终谦卑、始终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在我却连做人的本分都丢失了。

  不孝的人是不可能与人为善的,没有健康诚挚的心灵,也是难以达成目标的。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才。”我是人,便要守人德,人要在人的世界里求取意义。

  之后,我与父母坦诚地聊了一次,他们没有怪我,反而教我调节情绪,还给我买了很多课外书。我这才想起,父母从未要求我、限制我什么,只是为了让我适应社会而费尽苦心,终日操劳。渐渐地,我交到了一些朋友,也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还承担了一些班级职务,参与了社团的应征面试……

  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这话不是一直任性下去的理由。我不知道是不是人都有自私、拧巴、见不得光的时候,但这世界很好,我周围的人很好,他们愿意接纳迷途知返者,让每个曾迷茫的灵魂有所皈依。

  我是谁?答案并不重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失败又成熟,这就足够了。

思考作文 篇3

  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历来备受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而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的折射或引领。今年尽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题,但高考作文命题有其稳定性的特点,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呈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选材逐年限制。今年的高考作文将会继续坚持以"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为特点的开放式话题作文,但从我们阅卷情况来看,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理解很片面,本以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忽视了话题范围和话题材料的限制,忽视了写作内容与话题的契合。

  其次,立意逐年放开。高考作文命题限制立意的价值取向,已逐渐被证明这是一种较大的缺憾,如"诚信"、"心灵的选择"等话题,只能从正面立意,很难立足其他角度,这种所谓正统的立意取向,框定了写作的主题,也束缚了考生的手脚。去年的话题,没有预约的主题,考生不必为迎合某种主题而忍痛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同层次的考生能够根据他们对话题的把握,可以正写,可以反写,也可以辨证地写,写出反映自己水平的文章,表现自己的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

  再次,更加注重思辨。去年的话题牵涉到"情与理"、"知与行"、"判断和处理"的关系,对哲理性和思辨性的要求无疑更进了一步,需要考生扣住"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样一个辨证、动态、相互转化的过程,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事物、认知事物。可以说,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个提示:作文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还要引导学生用辨证眼光去判断、分析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