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中思考体验价值(2)

时间:2021-08-31

再看教学案例的第二部分:

  陈老师说:“核桃咱也吃了,手艺咱也学了,你觉得今天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的说,胖子用牙咬核桃的情景最精彩,看他那卖力的样子,特别搞笑;有的说,老师仅用一个小刀片就剥开了坚硬的核桃,最精彩……陈老师又问:“那么,这样一些精彩的情景令你想到了什么呢?”有同学说:“我认识到吃核桃也是有学问的。”也有同学说:“我想到把难的事情变简单是要动脑筋的。”还有同学说:“要苦苦追求才能美美享受。”更有同学说:“任何东西都是有弱点的。”陈老师接着追问:“假如你的观点是‘要苦苦追求才能美美享受’,你准备写哪一段?”“我写胖子用牙齿咬那一段。”“假如你的观点是‘任何东西都是有弱点的’,你又准备写哪一段呢?”“我写老师用小刀片剥核桃那一段。”

  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是有价值的素材?应该说,任何生活素材都是有价值的。生活素材的价值取决于思维加工的角度和程度,而思维加工的触点就是主体体验。从教学过程来看,正是体验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过程和细节;正是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素材的比较、筛选和提炼,把纷繁的事件提炼成有意义的事件;也正是切身体验使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了价值的层面。也就是说,体验使学生获得了有意义的材料,获得了过程和细节,并完成了材料的提炼与深化。不仅材料是鲜活的,过程是完整的,细节是真实而饱满的,而且观点与材料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

  因此可以说,体验是使生活素材走向写作素材的桥梁。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体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价值的觉醒,求异思维的养成,还有作文的素材提炼、经验提炼和价值提炼等。然而,对于学习主体而言,体验的价值绝不仅止于此。

  生活是人类通过适应、利用与改造环境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人的生存、活动、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个体积聚经验,使才智、人格得以发展的方式。但是,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而言,生活世界总是以一种外在于人的方式存在着,如果没有主动的参与、切身的触摸,那么我们尽管生活其中,它给我们的感觉仍然是隔膜的、缥缈的、冰冷的、枯燥的。体验是对生活,对生存,对生命的经历和感受,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感受生命及其价值的过程。因此,体验是连接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纽带。只有通过体验的环节,才能触摸真实生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价值跃迁。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状态,强调从真实生活、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促进学生内心世界、文本世界、生活世界的互动与融合,塑造学生完整的精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从作文教学的经验来看,丰富的体验会使一个人成为丰富的人、细腻的人、感恩的人、有情趣的人、有人情味的人、关注他人的人和高尚的人。而这些素质反过来又会影响文章的取材、表达、情趣和取向。体验的价值在哪里?在为文,也在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