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

时间:2021-08-31

  回顾赤子之心过去五年的业绩,我们没有一个投资者亏损。赤子之心香港是一个对冲基金,我们的投资参照不是指数。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长期实现HIGHANDHIGH。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就是希望每一年年底要比上一年有正的回报。长期看,对投资而言,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正向回报,至于回报的多少,我们只能怀着感恩的心态,由上帝决定。在2014年成立香港基金时,我们的小册子第一部分这样写着:

  投资的哲学――生存的艺术

  基金的优势首先不体现在一段时间、某只股票赚钱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风险的量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在投资界,“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对专业投资而言,单方面讨论风险测度是没有意义的。

  投资的核心是确定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任何风险资产都是可以投资的,只要有足够的收益补偿。投资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寻找风险—收益之间的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一对称关系,可引伸到投资的所有领域:股票的风险及定价,保险资产的风险及补偿,抵押债券的定价,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的定价等。

  专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种风险—收益关系的偏差,当市场因为各种原因使我们的研究标的出现风险—收益的非对称定价关系时,便是我们获取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机会。

  最普遍的例子,寻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以下的股票――根据平均市盈率水平来保护交易头寸,就是运用这则原理最简单的作法。但是作为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需要从更大的范围考虑:

  1、目前该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2、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水平合理吗?  3、市盈率指标足以反映公司的内在风险吗?

  4、是否有更好的风险-收益的测度手段?

  我们将永远坚守我们的生存哲学。

  2007年之后,赤子之心将更理解: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拥有,什么样的公司只能阶段性持有;自我的恐惧和贪婪,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我们需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自我的投资理论体系。

  赤子之心,坦诚伴您。

  赤子之心总经理 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