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华】一个熟悉的人作文合集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熟悉的人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1

  在我上学时,老师把我的座位变换到其他地方,从此我的同桌,邻桌也变了。随着新邻桌的到来,我的悲剧开始上演。

  我的邻桌是个女生,她学习很认真,可是她一个小女生火气倒不下呢!我背地里叫她“女魔头”。嘘,别让她听到了。

  记得有一次,我转过身向她借改正贴时,不小心把她的水杯打翻了。我急忙捡起来,把水杯放在她的桌子上,抬头一看,啊!吓我一哆嗦,那大而令人恐怖的眼睛瞪着我,两排牙齿互相摩擦,像在磨刀,像是要把牙齿磨尖一点,一定会咬死我一样。“你完了!晚上,我会在你的梦里杀了你!”“女魔头”果然发怒了,吓得我不敢大声出气。晚上睡觉时,我暗自祈祷:“今晚,我可千万不能梦到领桌呀。我可不想死啊!”我只好用被子包住我,你说我惨不惨?

  还有一次,我把她的笔拿了。刹那间,她拍了一巴掌桌子,吓得面如土色,幸好有桌子帮我受罪了。“我错了!我错了!”我连连告饶。“女魔头”根本不听我道歉,跑下位置,拳头向我涌来,我连忙逃离,可她跑得好快,我差点就被她打死了。

  哎,哎,哎……“女魔头”我惹不起啊!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2

  我最熟悉的人是妹妹,她也是我最喜欢的人,她叫周紫琪。

  妹妹天生是个大嗓门,又喜欢大叫。只要她一遇到不爽的事,就大叫。有一次,我刚做完作业正在床上专心玩手机,妹妹一见手机就跑过来抢,可她没我力气大,手机硬是被我抢了回来。妹妹看见手机被我抢了回来,无计可施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那哭声真是震耳欲聋,吸引来了妈妈,她赶紧跑过来询问:“宝贝怎么了?”我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妈妈。妈妈连忙安慰妹妹,但也无法阻止她的大哭,只好拿出自己的手机给她。她一见手机顿时停住眼泪不哭了。出乎意料的是她拿起手机往地上一扔就走了。

  这就是我熟悉的人,可爱的大嗓门妹妹,同时也是个会自嗨的妹妹。她很爱我,我也很爱她,她是上帝赐给我最好的礼物。

一个熟悉的人作文 篇3

  一、说教材

  (一)习作内容定位

  三年级《语文》(上)是学生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教材,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习作是每个单元必须训练的一个栏目。

  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关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些名人的故事,都是通过具体的示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因此《语文园地二》安排的习作是:写身边熟悉人的一件事,这样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应该完成一篇写事的文章,所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的。

  (二)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第二次习作,对于写人写事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习作很有难度。本单元的课文看似都是写人的,但是前四篇课文都是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名人故事,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有个性的素材。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习作中的问题,修改润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现生活中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小事,并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设计为:初步体会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写法,学习大胆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

  难点设计为:通过与同伴交流,发现自己习作的问题,并认真修改。

二、说教法

  三年级上学期是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此的要求是“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想写、敢写。我设计的教法是:

  1.回味生活,抓住人物。这一环节采用创设情境法。

  2.品读例文,概括方法。这一环节采用引导点拨法。

  3.评议交流,修改润色。这一环节采取讨论、展示法。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回味生活、讨论交流、相互修改的方式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铃刚响,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一下子从课间休息调整到上课状态,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彩又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的导入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的是图片激趣导入法。

  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本组课文人物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对图片中的哪位人物身上发生的哪件事印象最深刻,这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接着由图片中的故事转入本次习作的课题:写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二)写作六步走

  第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一篇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符合题意,因此必须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找出本次习作提示中的要点。然后由学生汇报。(教师强调:熟悉的人 一件事 值得写)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次习作并没有规定文章的题目,需要我们自己根据所写的内容来命名,让学生认识这就叫自命题作文。(板书:析要点)

  第二步:回归生活,精选材料

  三年级虽说是作文起步阶段,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写真人真事的意识,不能胡乱编造,选材要源于生活。

  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看,自己想写谁?想写发生在他身上的哪件事?

  学生想好后自由交流,老师指导表达。(板书:忆生活)

  2.紧扣要求,强调“值得写”

  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写,深受触动的事也可以写。

  3.筛选材料

  按照“值得写”这个标准请学生在小组里选择一件你觉得最值得写的事,和大家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师小结:作文写得好,关键在选材。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板书:精选材)

  第三步:品读例文,学习写法

  1.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并思考两个问题:

  (1)作者想表现宋庆龄的哪一点?

  (2)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值得写?

  选择教材上的文章一是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二是为了加深对略读课文的印象。

  2 .指导习作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作者是通过语言、动作及神态的描写,把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表达出来的。(师板书:善表达)

  第四步:构思草稿

  尽情诉说与欣赏佳作后,让学生尽情表达。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评议交流

  只有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点评才能促进作文的进一步成熟,因此我设计了当堂展示与点评。

  1.学生展示作文。

  2.集体评议,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好作文所具备的条件?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出示星级评价方案:内容具体 中心突出 条理清楚 语言流畅 用词鲜活 想象丰富

  3.师生共同评价一篇习作。

  第六步:同桌互改,加工润色

  每个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潜质,在给他人修改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得很多东西。有了上一步集体评议的铺垫,学生的相互修改也水到渠成。

  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欣赏同学的作文,标记出写得好的地方,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用修改后的文章与原稿进行对比,并说说自己觉得改得最得意的地方。目的是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板书:细推敲)

  (三)当堂总结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必须有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因此我的小结就是总结写人记事的方法: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作家,只要我们做到:动笔之前,先仔细分析习作提示(析要点);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积累的素材(广联系);认真筛选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素材,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精选材);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值得写的地方表达出来(善表达);并且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细推敲)。最终我们的习作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