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索、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师自身素质。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二(3)班已经打过一个学期的交道,对学生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学生活泼可爱,上进心、求知欲、对生活、学习兴趣都充满了激情,学生的主题作用能充分发挥,学习比较投入,师生配合默契,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加强培养,共同形成和谐、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有如下特点:

  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提示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有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5、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注重了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衔接,注意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配合。

三、教学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会等有关的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6、教学活动形式:

  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所带班级共有学生XX人,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 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 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游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 多彩的校外活动

  本活动主要通过故事冬冬的星期天,让学生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说一说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校外活动的乐趣和收获,加深学生对校外活动好处的理解;了解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到有益的场所参加校外活动。最后,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第二单元 遇到问题想办法

  本课主要先通过小强和小丽同是丢钥匙,采用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结果的正反事例比较,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想办法解决;然后又以问题1:和家人走散了怎么办?和问题2:球打到房顶上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组想办法,想出办法进行奖励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在由司马光砸缸引起的思考的活动内容的学习中,通过故事进而讨论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遇到问题想办法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3、第三单元 诚实孩子人人夸

  本课活动主要通过诚实的孩子作为引导,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狼来了的故事,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说谎的害处,从反面说明不说谎话诚实品质的重要;然后再通过说一说和讨论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指导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愿意做诚实孩子的愿望;最后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再次明确做诚实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实孩子的强烈愿望。

  4、第四单元 可爱的家乡

  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5、第五单元 变废为宝

  本课主要通过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的调查活动,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继而在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说一说活动和老师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知道垃圾的危害;最后,主要通过教材资料和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建议学生和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整理自己校外活动的收获和感受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活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使学生明白只有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才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3、通过儿歌以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再次明确做诚实孩子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诚实孩子的强烈愿望。

  4、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5、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大课堂,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获。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引导学生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说谎,知道说谎的害处。

  2、知道家乡的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