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6)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课件出示8)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7)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

  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课件出示11)

  (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课件出示11)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

  想象基于现实。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2.我注重对人物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神话故事,也要基于现实这个特点。

  美中不足的是,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学习中,我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印象不深刻,从而影响对人物、情节的理解。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作业

  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积累词语,将找出的好词填写在空着的“词语花篮”上。

  2.二次默读,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书上标注提纲,然后小组交流补充。

  (二)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四)作业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查找其它美丽的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