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真棒。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就和他们交个朋友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其实钟表里隐藏着许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同学去发现呢。现在请你把自己知道有关钟表的知识,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好吗?

  谁来说说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谁愿意把你制作的钟面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呀?那钟面上还有什么呢?

  想一想,钟面上的是时针和分针市怎样走的呢?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拨你的钟面吗?

  那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和时针、分针是用来做什么的吗?你们会看时间吗?好,谁来说说这是几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小朋友你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个时刻就是几时。

  想不想自己动手拨一个时刻呢?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想不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老师来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谁来说说这是几时?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两个10时呢?

  小结: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两个10时,为了准确的表示时刻还得用上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这些词语。

  现在你们能用一句完整话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12时和6时的钟面上有什么特点?说来说说。

  小结:12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了。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

  那你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在你的钟面上拨出来,和你的同桌说说。好,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你在做什么?

  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来听首歌,好吗?

  在日常生活钟,除了用这种钟来表示时间,还有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就做“电子表示法”。电子表示法时怎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电子表示法的两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冒号”当冒号右边时两个0,冒号左边是几,这个时刻就是几时。

  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在练习本上试试。

  好了,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个谜语好吗?

  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好,老师想奖励你们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我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做个动作,你们猜猜他们在什么时刻再做什么事情?再用你手中的钟面拨出这个时刻。

 四、总结全课

  亲爱的孩子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不浪费时间,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应用

  这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它是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

  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 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

  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

  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 ),最下面的数是( ),最左边的数是( ),最右边的数是( )。

  师:(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个缺了数字的时钟,你能把残缺的钟面补齐吗?

  师:钟面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时针和分针)

  师:两根针长得一样吗?长的针叫什么?短的针叫什么?

  师:为了让小朋友记住这两根针,老师编了一句儿歌:时针长,分针短,转来转去真好玩。

  出示四个钟面:找找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的细心观察,我们认识了钟面,钟表没有嘴,但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么钟面的时间你会看吗?懒羊羊可不会看,我们一起当小老师教教它好吗?

2.认识整时出示4时、6时、10时、12时四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谁也能像他这样说?

比一比:拨出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儿歌:分针指12,就是整时了,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

钟面上有几个整时?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要准确的表示时间还得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比如说:“上午9时,我在读书,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手中的钟表自己拨出一个整时的时间,然后说一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从早上说起。”

  生拨再汇报

  师:小朋友们,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习惯。

3.学习两种计时法我们学会了看时间还要学会把它记下来

⑴电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

  生:电话显示屏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手机上。

  师: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出刚才钟面下的三个时间。师:说一说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有什么特点呢?

  生:中间有“:”,后面都是00,是几时前面就是几。

⑵汉字表示法:记录时间还有另一种方法:

汉字表示法 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师:学会了看时间,写时间,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师: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8时。,为了区分这两个8时,我们说的时间前要记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如第一图,我们可以说小明上午8时在读书,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

小结

  妈妈的话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快乐连连看

  2、说一说

  3、摆一摆:用两根牙签在钟面上摆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并写下来。

  4、游戏:人体时钟

  5、画一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时钟,并写出所画的时间:说一说要怎么画?

四、课末总结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东西用了可以再买,可是时间呢?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如羊村的小羊送礼物引入新课从而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来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习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让大家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

  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如钟面观察、拨时钟;练习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把练习设计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快乐连连看、人体时钟、画一画。练习也富有弹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特别是最后一题画时钟并用两种方法写出所画时间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