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文(3)

时间:2021-08-31

抒情作文 篇7

  你转过身来温暖的眸子里充满着忧伤,就这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我呆呆地立在原处,茫然不知所措……

  还记得那次相遇吗?我万万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白雪公主和自卑的丑小鸭也会有这么多的交集。这把坚不可摧的命运之锁,牢牢地锁住了我们的心。

  乌黑的长发,让人联想到那漫天飞舞的柳絮。一双明亮的眸子被浓密的睫毛深深“描绘”,总爱穿着红色毛衣的你在人群中是多么地扎眼,你身上所散发出的浓郁的阳光气息总能到达我的内心深处。

  “对不起。”你一转身,弯下腰去轻轻地捡起了我掉在地上的书本,小心翼翼地拂去书本上的灰尘,“我把你的书碰掉地了!”你微笑,如同旭日般明媚。我还没来及道谢,就被你的笑容摄去了魂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你转过身,轻轻地嘀咕了一声“小傻瓜。”我想,就因为这一句我们要注定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吧!

  也真是天意弄人,把这样优秀的你安排在我的前面,好让我每天都怀着憧憬去默默地注视着你。临近期末考,你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转身帮助我。你一转身,我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斗志。是的,我要追上你的步伐,不希望让你总是转身来等我。就这样,在你的一次又一次转身中,我在褪变。从一只迷糊的小青虫变为愿意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从一个整日幻想的傻女孩变为渴望在知识大海中徜徉的学生。在转身中,我们彼此都在成长,未来的路我们会一同去开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刻来得这么突然。记得那是个冬日的下午,淡淡的阳光像被地底下的黑暗所吞噬,又像那陈旧的火车把明亮的外壳脱落在隧道里,你游走在这若有若无的阳光间,一次又一次转身,而我就那么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那种姿态几乎使我们就这样忘记了所谓的距离,思绪已经飘向了漫无边际的远方。你最后一次转身,声音哽咽:“再见啦,我会回来的!”留下我,默默地注视着你远去的背影,泪水早已夺眶而出。这就是离别的转身吗?我只知道,这一去,你恐怕难以与我相聚了。

  每当翻看着我们之间的书信。想到你我之间的那一次次转身,内心就会觉得无比温暖。也许,在这一次次转身中,我们的友情才会变得如此温馨,如此坚固,,如同阳光一般照进我们的岁月里,成为一生的回忆。

抒情作文 篇8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言论,现代人常用的一个成语“三十而立”就源自于其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是怎样理解“三十而立”的?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我们是怎样去做“三十而立”的?在古代圣贤的眼中,又是怎样来界定“三十而立”的?

  于丹教授曾说:“人的视力有两种,一种是向外无限宽广的拓展世界,另一种是内向的发现内心。”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是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另一种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我们不得否认对物质追求的必要性,但更不能否定需要对精神世界追求的紧迫性。

  现实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理解的“三十而立”应该是,在自己奋斗是前三十年,需要为自己打好根基,积累“资本”,到三十岁左右,应该有自己满意的房子、车子、票子、椅子、位子。总得概括起来就是,到三十岁左右时,我们需要获得、拥有比较满足的家庭环境、经济实力、职业地位和权力范围。这是今天很多人的渴望,也是很多人奋斗的理由。

  那么,真正的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到底是什么?于丹教授说:“三十而立,是指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内心的定位应该要明确。”就是在精神上,在心理上有个成熟的迹象,能够明白自己的方向,有对事物判断的价值标准,而不是外在的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一个“立”的结果。这应该才是“三十而立”的真正含义吧。我们所理解的“三十而立”是简单的从宏观需求上来说的,但忽视了内在本质的东西。而恰巧,内在的、本质的微观才是它的真正含义,这也证明了我们对微观精神世界追求的缺乏性和紧迫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的变迁”,“立”则变,“不立”则不变。我们成长的一生应该学会一道计算题,很简单的计算题,就是三十岁之前要学“加法”,三十岁之后要学“减法”。“加法”就是在人生的前三十年我们对学历、财富、地位的不断追求,这是一个递增的过程。而在三十岁之后,会随着自己阅历的逐渐丰富和视野的逐渐开阔,有些东西我们要将它看淡,就是一个“减法”运算,要适当的减少对一些不必要的追求。减轻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自己提放自如,学着去欣赏一些东西,而不是去改变一些东西。学着去拨开自己的心灵尘网,控制无止境的欲望,试着去知足、去改变。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样人生就会没有什么动力,也就会没有什么成就了,其实不然,不以物累,剔除不必要的杂质,轻装减行,我们会觉得生活有别样风采。因为你内心不是依赖于外物的,“加法”的生活已经让自己知道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三十年的摸索,自己也已经有了一个内在的定向,我们的潜意识不会放弃内心本质的东西,“减法”里所减去的东西确实是自己不需要的,确实是阻碍自己成长和发展的。

  有句话叫“自己花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如果一个人在无止境的追求一切,从不考虑自己去享受,那么,到他生命的最后,他会疲惫的问自己——“我追求了一生,到底获得了什么?”这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吗?因为他一直活在一个“自我限定”的空间里,把所有的“行囊”都背在身上。泰戈尔曾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背负的东西越多,所获得的成就就会越少。所以在三十岁以后学着减少对一些表象的物质追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真正的做到“三十而立”的“立”确实很难。物质生活是我们生存的基本,要是真的抛弃对物质的追求,我们不要说“立”了,就连“安命”都难。那么怎样才能在三十岁时可以做到“立”呢?对于男人来说,二十岁左右,几乎是一无所有,要做到“三十而立”,只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你必须要去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简单的文化知识,更多的要去学习为人处事,在这个实践性的过程中,你的内心必须要迅速成长,观念必须果断树立,这十年里,你可以忘乎所以的追求,疯狂的奋斗,积累“立”的资本,这十年的锻炼和成长是你一生的财富。对于女人来说,不要等到二十岁才为“立”做准备,因为女人在三十岁之前始终比男人先成熟,你可以没有男人那么强的事业心,可以没有男人那么大的心里承受力,但你不能没有比男人差的学习能力,在你开始明事理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去探索,你拥有对细小事物发现的洞察力,这就是你的优势,而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就是对发现的总结和运用能力。当然,如果你再拥有一颗上进的渴求和一颗强心脏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人类的共同人格理想是:“神于天,圣于地。”即可以超越一切现实的羁绊和束缚,在理想的天空自由驰骋,又能够在现实的大地上建功立业、挥洒自如。然而,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毕竟是可遇不可求,人生的理想到底是应该仰望于天空还是俯身于大地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选择的,这也就是说能不能做到“三十而立”完全在于我们自己。

  不是怕我们做不到“三十而立”,而是我们在仓促的忙碌中对它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正确理解它很重要,对它的追求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只有正确的理解“三十而立”的含义,我们才不会对自己有太多不必要的限定,才会真正的领会到“立”则变,“不立”则不变的真正含义,才会去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还不是三十岁的人,对“三十而立”的含义也只是一知半解,只是通过学习现代前辈们的思想略懂一点点。也许我根本也做不到“三十而立”,但我会尽力去做。我觉得先辈们留下来的东西对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很有帮助,在忙碌之余给内心一点宁静的空间,给头脑一点思想的空间,寻找一下自己原本的东西,可能这样,我们的一生才会是真正完美的!

【【精华】抒情作文8篇】相关文章:

1.抒情作文:路上

2.入画-抒情作文

3.喜雨-抒情作文

4.离别抒情作文

5.抒情作文:选择

6.抒情作文:早晨

7.抒情作文:我想

8.梦-抒情作文

9.感动抒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