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品】抒情的作文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抒情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抒情的作文 篇1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校园的石头上,静静地听风的声音。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又回到熟悉而美丽的校园时,我都会兴奋地在校园里奔跑,庆祝新的学习生活开始,期待又紧张,也细细地感受风的足迹。风,正在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我能感受到它的每一个动作。风,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在教学楼间穿梭,一会儿又在操场上奔跑。现在,风正从东方飞奔而来,看,在风的吹拂下,路边的枝丫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不一会儿,风又朝西方奔去,使得周围的草儿不由自主地拍手欢呼……

  课间的时候,我习惯到升旗杆旁边的石头上坐下,看树叶婆娑、红旗招展,也聆听风的声音。听,风又开始演奏了,像一位赫赫有名的演奏家,它用那轻盈而柔软的手指,在五星红旗上缓缓地弹奏着,“呼———呼呼”,又一阵风吹过,声音更大了“呼呼———呼呼———”,乐曲渐渐进入了高潮,演奏者一直在专心致志地演奏,而我是唯一的听众,我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生怕破坏这动听的乐曲。清风徐徐,推动着樟树的树叶,形成片片树叶的波浪,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红旗、树叶,甚至是葱葱郁郁的小草都是它的乐器,多种声音交融在一起,织成了一曲壮丽的交响乐。音乐家风在欢快的舞着、奏着,我只静静地坐着,用心认真地聆听这美妙的乐章,久久沉醉。

  风,仍在吹着,奏着。这天,我独自一人坐在校园的石头上,静静地听着风的声音,在风的世界里翱翔。突然,一阵绵绵不绝的上课铃声将我拉回了现实,我不由快步向教室跑去。不知什么时候,风儿似乎演奏完毕了,而它演奏的交响乐却久久在我的耳畔回荡,无法忘怀。下次,我还要来到这里,再细细聆听风的声音。

抒情的作文 篇2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妈妈的爱是无尽的唠叨;是为我做的一日三餐;是为睡梦中的我盖被子;是……这种爱,就像春风,像阳光,像春雨,像雪花……母爱是温暖而伟大的爱。

  爸爸的爱,是不停地工作;是每天都有的零花钱;是……父爱是一座山,为我挡风遮雨。

  记得我六岁的一个夏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公园玩,我非常开心。到了公园,一下车,我一路小跑,妈妈在后面边追边喊:“宝贝,慢点儿,慢点儿!”可我实在是太高兴了,一不小心被台阶绊倒了,把手和膝盖都碰流血了。妈妈见状跑过来要扶我,可是爸爸却说:“不要扶他,让他自己站起来。”我自己坚强地站了起来,当时我心里一直想不通呢。

  现在的我很幸福,也想明白了当时爸爸的做法。我爱我的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无价的,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抒情的作文 篇3

  “品若梅花香其骨,人如秋水玉其心。”这是我在百度帖吧看到的两句,现在把它帖出来。我一直认为,倘若以花喻人,最好不过梅花了。

  周敦儒在《爱莲说》中曾写:唐人盛爱牡丹,因花之富贵,陶渊明独菊。那么,如果爱梅花,又该说是因为梅之什么呢?

  有幸出生在一个有梅树的地方,每年这个时候,在公园或乡郊野外,已经有那么几朵已抢先生了出来。

  在一片枯黄的天地中,在那光秃秃没有半张树叶的枝杆上,几朵白色零星的小花,在树枝上悄然绽放。花瓣在寒冷的朔风中颤动,花朵在冷雨中灿烂,没有蜜蜂蝴蝶相伴,也没有绿叶的陪衬,却也能在寒冷的大地上散出缕缕幽香。当你看惯了春夏春暖日丽时的百花争艳,再在遍地冰雪之中看梅花静寂的绽放,便如一个孤独的舞者,在所有的喧嚣都散尽之后,她又出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什么炫耀,也没有长出过傲人的风姿,小小的花儿,从瓣到蕊不下五六厘米,儿许淡若似有似无的幽香,却能让人在枯叶遍地这种沉郁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其实我看梅花,并不喜欢等梅花全盛了再看,若是梅花全盛了铺天盖地的压满树枝,那仿佛就失了梅花雅致的韵味来。浑不如三几朵早开的梅花点缀枝头,在寒风中舞动,美到极致且又让人心里怜惜到极致。

  以物喻人,向来是中国文的传统。从陆游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到“梅花迎春归”。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情趣。而在我心里,最喜欢的是林甫的一首梅诗,其中两句是:枝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种景致,这种情致,不是用眼睛就能感受出来吧,把几种简单的景揉合在一起:在一个有梅树的水边,梅枝盘虬横生,梅花开了,散出幽幽的花香,在黄昏之后的月色中,枝影倒映在水中,暗香一阵阵涌来,这种美到极致的美,雅到极致的雅,没有寒梅竞雪的敬佩,亦没有枝花满树的欣喜,便如邻家的姐姐,又或擦身而过的那一个倩影,在无法捕捉的一个瞬间,给你留下了一辈子也无法忘却的映记。

  人像梅花,该要怎样活着呢?应该有这样在寒风中绽放的勇气,有这样在冰雪中屹立的风骨,而且,还有在月色下暗香涌动的雅致。想来这样的人儿,是可遇而不可求吧。

  席慕蓉在一个小记中说: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爱梅花,爱梅花一般的人儿,不能花开花落,人聚人散,唯爱在心中不变。

抒情的作文 篇4

  在似水流年的记忆中,乡村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彻骨寒冷,屋檐下经久不化、晶莹剔透的冰凌犹如天然的钟乳石,诱惑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手,他们争先恐后踮着脚把冰凌折断,或放在小嘴中津津有味地吮吸着,或拿在手中挥舞着满巷道乱跑,给清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童趣。

  村外的田野上,青翠欲滴的麦苗裹着一层白霜,肃穆的寒气透过萧瑟的田野、荒凉的山峦和篱笆围起的屋舍,在天地间氤氲、升腾。村头小河结了厚厚的冰,光滑的冰面成为孩子们天然的溜冰场,敞开破烂的棉袄,放飞贪玩的天性,奔跑嬉戏,全然忘记了刺骨的严寒。

  其实,对于有着多年乡村生活经历的我来说,乡村的冬天并不单调乏味,比如聆听乡村冬日的声音就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因为这些琐碎简单的声音皆是生活的声响,岁月的律动,至今想起来仍恍若昨日,让人怀念。

  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乡村的声音伴随着黎明的薄雾四处弥漫开来。

  最早把村庄和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的是高亢的鸡鸣和响亮的犬吠,一声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空的沉寂,唤醒了冰冻的大地。

  勤劳的乡亲们睁开惺忪的睡眼穿衣起床,轻轻地拔开门闩,伴随着吱吱呀呀的转动声,沉重的木门缓缓打开,乡亲们开始了辛劳而又充实的一天。由于经常聆听父母“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教诲,勤奋好学的孩子们起得很早,他们钻出被窝胡乱洗一把脸,便捧起课本在院子里大声地朗读,声音拖得很长,像在唱歌,唯恐大人们听不到。在微微的晨曦中,响亮的读书声成为乡村最有质感的一种声响,承载了父辈们太多的希翼和梦想。

  早起的乡亲们一看缸里的水不多了,便陆陆续续去村中的老井挑水,由于乡间小路坑洼不平,走起来肩上的水桶与扁担上的铁钩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清脆又悦耳,一声声清晰地传入耳鼓。络绎不绝的挑水的人们让沉睡了一夜的井台开始喧嚣起来,彼此之间的打招呼声,水桶与井壁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水缸里的水满了,该打扫庭院了,扫帚刺啦刺啦扫落叶的声音,枝头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回荡在庭院的上空,声声不息,遥相呼应。

  伴随着各家各户灶房上空的炊烟袅袅升起,走村串巷卖豆腐的小贩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卖豆腐哎———”浑厚、悠长的吆喝声在村中回荡不绝,余音袅袅,顽皮的孩子们时常模仿他们的腔调喊上几嗓子,惟妙惟肖的“表演”惹得大人们哄堂大笑。这边卖豆腐的刚走,那边“镪剪子来,磨菜刀”的声音骤然响起,农妇纷纷走出家门,携着剪刀、菜刀之类的,聚拢在磨刀师傅身边。“三个女人一台戏”。趁着师傅磨刀的间隙,这些农妇唠起家长里短,爽朗的笑声传遍了大街小巷。

  此时此刻,暖洋洋的阳光照在房前屋后,土墙的影子斜斜的,溜达的小狗懒懒的,觅食的母鸡侧着头仿佛在聆听什么,乡村冬日的一隅演绎着无主题的变奏。

  如此琐碎又日复一日的声声息息,在没有乡村经历的人眼中,简直庸俗透顶,无聊到了极端,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这种乡村冬日单纯而又朴素的声音所滋养,因为这种略显散漫但十分充实的乡村生活让我无拘无束,尽情享受了童年的`无限乐趣。

  此去经年,如今在乡村的冬日里很少听到这些亲切而又生动的声音了,随着农村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乡村冬日充盈于耳的大多是手机的铃声、机器的轰鸣声和汽车、摩托车的汽笛声。是啊,那些曾经发出美妙声音的乡村冬日永远不会来了,只能让我在如梦如幻的记忆中一遍遍地聆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