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自己作文(2)

时间:2021-08-31

放低自己作文 篇4

  放低自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为了实现超越,低调做人,不事张扬,才是为人之道。水在低处流,却滋育了万顷良田,抚养了众生灵长,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胸纳百川,默默无闻,涓涓溪流,最终汇入大海,方显英雄本色。

  初涉世事,胸怀天下,放眼全球,往往“脸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遇人遇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不懂得放低,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轻狂、偏执,最终伤痕累累、心生怨恨。

  放低自己,并非丧失原则,无主见,人云亦云,同流合污于世俗,而是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不骄不躁,谦躬自省。一瓶不响,半瓶晃荡,成熟的果子缀满枝头、金色的谷穗丰收在望,一个个总是含首低眉,沉甸甸地低垂着,这是一份成熟的智慧。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学贯中西,精通梵语、印度语等多国语言,著作等身,潜心钻研,深居简出,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为国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研究成果,晚年面对外界对其个人高度的颂扬,其撰文指出要摘掉“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三顶桂冠,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放低自己,正是大师一生至死不渝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和感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放低自己,需要不断修炼自我,磨砺身心,荡涤尘埃和污垢,做人磊落,处事有方,循势而行,因势而动,不可固执己见;放低自己,不是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要尊崇品行操守,道德至上。

  “巧言令色,鲜矣仁”,放低自己,是一份境界,一份智慧,少说多做,不失为一种处事之道,一百个理由,不如一个行动有说服力。

  放低自己,是一种人生态度,懂得放低自己的人,能够藏拙守分,蓄势待发,一旦有机会就能实现人生华美的蜕变;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内心平和,去浮躁之气;懂得放低自己的人,目光远大,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拥有足够的人生自信。

  佛说,放低自己,是一种修为,一种美德。

放低自己作文 篇5

  邢军纪的《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中写了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的两件轶事。

  20世纪20年代,叶企孙做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时,系里有个勤杂工叫阎裕昌,此君勤劳、聪明、肯学习钻研,叶企孙将他安排到实验室有意培养。阎裕昌很快掌握了技术,叶企孙破格提拔他为实验员,辅助讲课。勤杂工在那个时候地位极低,被称为“听差”,这个称呼明显带有歧视意味,尽管身为阎的直接上司,叶企孙却特别尊重阎裕昌,从不叫阎为“听差”,开口闭口都是“阎先生”,他也教育学生同样这样做,不允许他们喊阎裕昌“听差”。

  上世纪初,物理学刚刚从西方传进来,是一个热门专业,许多新生进了清华大学后都想读物理系。叶企孙总是认真地对每一位提出要求的学生进行面试、核查,他首先查看分数,分数高的只简单地问几句就办手续。分数不合适的,他绝对不会说你成绩不好,没有达到物理系所要求的门槛,而是非常和蔼地告诉面前的学生学物理会面临许多困难,不仅修完全部课程很难,毕业后也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多人听他这样说也就自动放弃了,有个别的不愿放弃的同学怀疑问题出在自己的分数上,死活要求叶企孙实言相告自己的得分,叶企孙却从不愿说出分数,只是耐心劝说他们放弃原来的打算。

  叶企孙如此尊重别人,甘愿放低自己,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低矮,相反,此时的他在清华正如日中天,高耸得像珠穆朗玛峰。叶企孙才华横溢,16岁就完成了《考证商功》这篇才华横溢的学术论文,两年后发表在《清华学报》上。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又在《清华周刊》发表了《革挂解》《天学述略》,在《清华学报》发表《中国算学史略》,深得梅贻琦等老师的器重。赴美留学后,叶企孙又写出了《用射线方法重新测定普朗克常数》这篇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被美国人称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由于它的精确,此后15年里,世界物理学界对这个测定无人再敢问津。清华是把他作为杰出人才引进来的,从个人的职业影响力来说,当时的叶企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仅有的两名教授之一,梅贻琦出任教务长后他又变成了唯一的一个,是学校少壮派教授的领袖,备受大家推崇。如此情况下,还能将自己放低到尘埃,非常不容易。

  将自己放低到尘埃,必须不怕淹没了自己。像叶企孙,才华出众,人品非常高尚,然而,他不屑于宣传、张扬自己,这样很可能形成如此局面:以个人素质论,这个人确实极其厉害,但社会上的人出于某种隔膜也许并不觉得他厉害。假若不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假若不对名利多一点超脱,一个人很难抵达如此境界。

  世界上有两种牛人,一种有点小成绩,就千方百计张扬自己,总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自己拥有的每一种特长都人所不及。叶企孙这类人不同,一方面他确实拥有极高的天赋,出类拔萃的才华;另一方面他更有一颗平常心,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别人不具备的长处,因此自觉地不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如何高人一等。换句话说,叶企孙将自己放低,不是出于刻意,而是出于对他人已经显现或潜在的能力的欣赏。

  一个人敢将自己放低到尘埃,让灵魂接受大地和天空的双重滋润,恰恰可以成就自己的高峻。

放低自己作文 篇6

  把自己放低,肯定比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要好得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放低,并不是自卑,也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在你达到一定高度时,不自傲,不自满。我很喜欢一句名言是“天使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她把自己看得很轻。”是呀,看轻自己,放低自己,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峰。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说过:“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却依然从不抬高自己,目中无人。

  可是,在生活中,有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又何尝少呢?兔子因为骄傲败给了乌龟,庞涓因为骄傲而被孙膑军队乱箭射死,拿破仑因为骄傲而兵败滑铁卢……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有学会放低自己,才能使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在当上国会议员后,也曾一度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有一天前去拜访一位老先生,进门时,他高昂着头,挺着胸,结果一不小心头撞在了门框上。“哎哟!”富兰克林狼狈地摸着头。老先生对他说:“很疼吧!不过这应该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了!你要是能学会低头,就不会撞到门框了。同样的,在生活中能‘低头’,放低自己,在人生之路上就会顺畅一些。”此后,富兰克林谨记老先生的话,最终登上了总统的宝座,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峰!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要虚心听讲。特别是当取得不错的成绩时,更要放低自己不能骄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如果一个人对待别人趾高气扬,毫不谦逊,那我打赌这个人一定没有什么成就——至少不是突出的成就。而一个十分谦逊,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即便他没有什么卓越成就,那他也一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学会放低自己吧!放低自己,你定能看到更加精彩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