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作文(2)

时间:2021-08-31

认识自己作文4

  巍峨高峰,雾锁山头。你双手背在背后,清风吹动你的胡须。你不认得脚下的顽石,只独独认识你自己。

  岁月的长河里,流淌着你的过往。曾经的迷惘,儿时的幻想。终于有一天,你认识了自己,然后以苍穹为纸,大地为砚,高山为笔,江河为墨,在历史的长卷中,泼墨挥毫,让世人也尽数认识了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原本以为,自己学优则仕,可以一展抱负,可你毕竟没有认识自己。你是桃花林里的歌者,骑驴吟唱;你是碧溪边上的钓者,怡然自得;你还是清夜里的饮者,举杯邀月。你始终无法做到在朝廷之上取悦帝王,你无法像别人谋取高官厚禄,算了吧,你最终还是选择了认识自己。你,就是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就是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就是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轮明月,一树桃花,一把青剑,一樽淡酒,让你认识了自己,尽展才华。酒方入胸,你便持剑劲舞,在冷冷的空气中,描绘了盛唐的繁华。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你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你满怀希望地去一百里外的彭泽。你憧憬,彭泽县令也能让你施展才华,可那时的你,还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八十天后,你不愿在“樊笼里”,于是搭上包袱,头也没回地“返自然”。你注定嗜酒,却众人皆醉你独醒。你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田园诗人,即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依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就是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这样,你认识了自己,生活在自己的菊圃里,手捧一杯温暖的菊花茶,倚着窗,看夕阳西下。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三闾大夫啊,我知道你对国的忠贞,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也知道你对未来的探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你啊,是否认识了你自己?到最后,奸诈的小人,昏庸的君王把你逼到了汨罗江畔,此时,你才真正认识了自己。无奈,已经晚了。我多想透过清澈的汨罗江水,高声把你叫住。我看见你含着泪,纵身一跃,化作一道忠魂。你认识天下的百姓,所以你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可你就是没认识自己,让青丝与发须都做了漂流。

  ……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惊飞了栖息的鸟儿,你依旧双手背在背后,立在顽石上,静静地望着远方。你知道,你认识了自己。

认识自己作文5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为什么有时会莫名其妙地高兴,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忧愁?按常理来说,自己每天和自己在一起,那自己就该足够了解自己了吧!可是我们有时还是困惑: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我可以感觉到我是我自己呢?为什么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自己,但也绝对不是别人?这也许应该归结于我们应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这个问题。

  认识你自己对解决莫名其妙的忧愁,有一定的帮助,但问题是怎样认识自己呢?凭感觉凭经验当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有时自己明明很高兴,但突然一下子就变得很烦了,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乐极生悲”也许可对这现象进行解释。哦,记得上次心情不好去池塘边使劲地扔石头,对着山峰大喊,拼命地跑步,自己的心情变好了。这次我又效仿上次的方法,又收到了同样的效果。这关键在于你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总结过。如果你经常地想、深入地了解自己,你会发现有时你的心理会出现周期性的现象。一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写日记,滔滔不绝,有时会写上十页。我再自己翻一下日期,太多是星期日,后来发现星期日下午我呆在教室里会非常地闷,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只要走出教室,这种感觉全没了。还有我的精神也处于一种周期性,一段时间精力特别旺盛,一段时间特别萎靡,昏昏入睡。大多第一节课想睡,如果让我开口我睡意就没了,处于半睡眠转台,我的心情就开始烦。这能说明什么呢?研究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心理非常重要,同时你还必须分析出现了不正常现象,你怎样才能缓解这一现象使自己恢复正常。

  认识你自己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你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你要做的是充分了解自己。就拿考试来说吧,内容大体上你知道了,下一步该分析的是自己,自己哪里不懂,自己不懂的是知识性问题还是技巧性的问题。这类题我是怎样思考的,思考在哪里,我就卡壳了,卡壳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别人是怎样解答的,下次我该不该也这样思考……充分了解自己后,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了,这就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认识自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一是错误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向成功。反之,错误认识自己会使自己走向相反的路。因此,自己应该辩证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努力认识你自己吧,你会惊奇地发现成功之门离我如此之近。

认识自己作文6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并不只活在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中,更重要的是,在别人眼中的你是否一样的优秀。

  《论语》中讲道曾子的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中可以看出他人的评价对于校正我们的行为促进自我修养提升的重要性。

  相传三国时期,有一名猛将张飞,为人憨厚耿直,不拘小节。一次,刘备前往张飞家去拜访,而张飞因为很久没有和刘备好好交流,于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急忙忙地赶了出来。而为刘备却对张飞爱搭不理的。张飞又是个急性子,无奈之下便低声下气地询问刘备,刘备告诉张飞,说张飞不合礼节。原来,张飞在迎接刘备时,衣服没有穿好,发髻也没扎好,在与刘备吃饭的过程中,更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可能这些在当下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因此,不要总沉溺在你自己的世界里,适当地去接受一个别人的意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审视自己。

  韩国的一个男子团体中有这样一个人,他默默无闻,却是团队中的高音担当;他基本上没有闹过什么新闻,却总是在媒体面前虚心接纳任何批评;团队里他都甘于站在别人身后,他,就是金钟大。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金钟大并没有什么特长,长相也没有其它明星帅气,而我认为他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敢于站在别人立场上认识自己。他的单曲发行后获得奖项,每次他总是会说,其实,在别人眼里这只是小儿科,我还差很远。

  他努力去别人眼中认识自己,改进自己,让自己更加完美。直到现在,提起他,还没有谁能说出他的缺点。

  所以,从别人眼中去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你要去刻意迎合,只是试着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慢慢变得越来越优秀。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把“我行我素”作为准则,他们把所谓的叛逆解释为“活在自己眼中”、“做自己”。我认为这类人不仅可悲而且可笑,他们不懂得从别人眼中认识到的,只是一味地在“做自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最后,就连回来的路都找不到了。

  坚守自己的做事原则这是很正确的做法,但若换为坚守自己任何做事的原则,那么性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学会从别人眼中看自己,这会让你发现错觉,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以不要再去相信所谓的“做自己”,要学会既在坚守自己做事的准则,也要从别人的眼中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