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作文

时间:2021-08-31

【实用】自己作文合集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己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己作文 篇1

  我叫薛雨坤,今年10岁,在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上学。是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瓜子脸,一双乌黑的小眼睛。高鼻梁,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高高的马尾辫,笑起来甜甜的。这就是我,可爱的小公主!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有一次,老婶借了我一本书——《青鸟》,我特别爱看!刚借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来对我说:“雨坤,吃饭了!”我说:“知道了,知道了,一会就来。”妈妈走了,我又聚精会神地看起书来。又过一会儿,妈妈又进来了,看得出,妈妈这次有些生气,可我就差几页就看完第二章了,只能对妈妈说:“马上,马上!”妈妈生气的走了。十多分钟后,妈妈推开门,大声跟我说:“你到底吃不吃了?”我知道妈妈这次真的生气了,没办法,只能和妈妈吃饭了。

  我还是一个热心的人。有一次,我刚到班级,发现班级的垃圾箱旁边有很多垃圾。这时,唐嘉蔚对我说:“薛雨坤,咱俩把这些垃圾收拾一下吧。”我想:朱老师看见垃圾箱这么乱一定会生气的。我说:“好吧。于是,我和唐嘉蔚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认真地打扫起来。没过多久,朱老师就进来了。看我和唐嘉蔚在认真地把教室打扫干净,就向我们甜甜的笑了一下,笑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我喜欢画画、做手工、书法……我的爱好都很有趣,它们都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这就是多才多艺、天真浪漫的我。大家看,我给自己画的这张像,像不像我呢?

自己作文 篇2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商人,经过半生的打拼,终于积攒下了数万家产,在当地无人不晓。在人们都以为他要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的时候,他却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原来这个商人在商场打拼这么多年,看透了人心的险恶,他想不通: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些恶毒的人。此时他的心中只有黑暗,“光明”这个词好像与他已经没有什么瓜葛了。他的心已经被仇恨、不平、抱怨完全占据,生活对于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再苟活下去也是一种负担,他竟然萌发了轻生的念头。当地的神灵也为他感到惋惜,化作一位老僧去为他指点迷津:“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

  于是商人让下人们在宅院里的各个地方都点起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辉煌灿烂。但是商人仍不快乐,因为尽管他点了无数盏灯,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亮;灯愈多,影子愈多。他困惑了,据说在死前终于顿悟,唯有一个办法,可以驱走心中的黑暗。

  他点了一盏心灯。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清楚的向我们诠释一个永恒的哲理:只有用一个光明的心态去看世界,才会使光明永驻心间。

  确实,现实社会中不乏有奸猾恶毒之人,其行为令人发指。亲人之间争分财产,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朋友也变为赢利的工具。这些固然可恶,但这只是一小部分的人,更多的是善良、美好的体现。邻里互相帮助,朋友相互扶持。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光明便会时刻伴随你左右。

  有人这样描述了对于“悲观”和“乐观”的理解。

  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早就卓越;悲观时因为短视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因为短视而对事物的缺乏深入了解;从卓绝的人群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聘用的人群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随的影子。

  面对社会的黑暗面,我们要敢于去揭发批判,但也不要让自己“受牵连”。要相信邪恶会永远被正义压制,世界将永远光明。

  让我们为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光明。

自己作文 篇3

  生物,一个时刻跟随在人们身边的课,从很小的时候在树上看到鸣叫不已的蝉到长大后在草丛间发现捕食的青蛙,生命是多么的鲜活和美丽啊!

  上了初一,学习的课程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前小学的科学课上的知识,演化作历史课、地理课,当然,也有少不了我最感兴趣的生物。这次,老师特意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去捉十只鼠妇(也就是俗话说的潮虫),并记录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下了课,同学们开始在教室右边的小树林里寻找鼠妇,有的搬开石块,有的挖开泥土,希望能发现要找的虫虫,就在我们像无头苍蝇——找不着路的时候,有同学惊呼:“看、快看,这个是不是啊。”所有来凑热闹和来捉虫的同学们全挤上前来,只见潮湿的泥土中,有几只扁平的呈黑色或棕色的小虫在爬动,有同学自言自语地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鼠妇吧,于是,同学们都把泥土挖开来寻找,有的同学动作很快,一会儿就捉了十几只,有的却一只也没捉到,时间很快过去了,马上又是生物课,我们组的同学一无所获,因为鼠妇的爬行速度非常快,看到了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它早已逃之夭夭,从这点,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原来,鼠妇是怕光的,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生物课上,我们只带了一只盒子去,没办法做实验,不过老师给了我们十只面包虫,面包虫,又名面粉虫,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饲养方法简单,四季都可繁殖的特点,整个生长期约为四个月左右,是观赏

  最常用的一种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我看到面包虫在盒子里蠕动,觉得它长得特别像一种虫---白蛆,这使我们全组(除了俺)的女同学都敬而远之,不过实验还是要做的我们把面包虫放在盒子的中央,观察它们的动向,只见大多数的虫虫都往阴暗的地方躲或是直接钻进土里,这时,组长把实验灯打开,把纸皮往外折,形成一块阴凉的地方,大家发现所有的虫子全钻进了土里,我们也得出了结论,面包虫比鼠妇更怕光而且更敏感。 通过对虫虫的观察,我觉得这实验课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也越来越喜欢生物课了,难怪同学们都说我是个生物迷,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