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大槐树的作文2

  什么?山西洪桐居然是我们的老家!”“是啊!从前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洪桐这个地区,其它地区的人都被杀害了,因洪桐人口太多了,所以我们的祖先都被分到了各个地区。”惊讶的我,迎来的是老妈语重心长的讲解。

  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之后,才终于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大槐树旅游景点。刚走到大槐树景点的周围,就看到了好几个寺庙,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景区。但是,人可真是不少。买过了门票后,挤来挤去,我的鞋不知被哪个人踩掉了,哎呦喂这给我气的,但是我又没法儿穿上,只好手提着鞋一个劲儿地往前挤。

  只见有的人举着手机,有的拿着照相机,好像随时都要把哪个地方拍下来似的。这时我看见有几个漂亮年轻的大姐姐穿着一样的蓝色带花纹的长裙在几堆人前面讲解着什么,我也凑了上去。

  到了一个寺庙前,招牌上有三个大字,解手场。我这个不懂古代文化的人,原本还以为这里面是什么文物,或者是给人解手什么的。谁知,听了解释员的讲解后,才得知是古代有个人,他的手被绳子紧拴住了,后来他想上厕所,就让过路人帮忙解开了绳子,所以,为了纪念,就把卫生间叫做解手场。

  我听得入了迷,觉得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我边走,脑袋里又蹦出来一个问题,景区叫大槐树,那么就是说这里有一棵大槐树吗?这个问题出现后便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原创投稿 )

  眼前,有两棵大槐树被栏杆缠绕,讲解员讲了来龙去脉之后,我才知道这分别是二代三代大槐树,二代大槐树已经倒了,但是被工作人员用大粗绳绑住了,才又勉强竖立着。据说,大槐树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弹指一算,一千多年,就是说很多年前就有了大槐树,我好奇地问讲解员,那一代大槐树呢?讲解员说:“一代大槐树已经死了,但是我们又建了一棵大槐树,就来代替一代大槐树,我的眼球顺着解释员的手指方向望去,哇!好大一棵树!

  这次,我认识了自己的老家,还收获了不少知识,这趟旅行,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大槐树的作文3

  这是长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边缘的一个叫花寨的村子里的一棵大树。巨大的树冠占据了一个农庄的位置,也许不下一亩见方,粗壮的树干需要三四人才能合抱。这里没有谁能说出它的确切年龄,“它活了很久,大概有几百年了吧”。

  我是清晨到达这儿的,大槐树下很安静,没有来往的车辆,也没有吵闹的人群,给人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如果不是上学儿童的提醒,还不感到自己是在村庄而是在野外,也许是那厚厚的树皮和茂密的枝叶吸收了这声音,造成了这寂静吧。

  我一向认为黎明和黄昏是安静的,在这儿,在这棵大树下,整天都很安静。清晨,大槐树的片片绿叶把阳光过滤成金绿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影。鸟儿有如孩童,在它的肩膀和膝头嬉戏,在朦朦胧胧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的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却很少喧哗。脚下是一片不知积了多少年的厚厚的尘土,走在上面好像走在厚实的绒毯上,这是西北风送来的礼物,在它西方,在稍稍超出树梢的背影下,沙丘清晰地映衬着蓝天。太阳升高了,大槐树犹如一把巨大的伞,它的浓荫早已罩在我的脸上。一个个弯曲的枝干,像雄健的胳膊,奋力向四周张开,仿佛在拥抱什么……数不清的枝蔓合成一支巨大的花蕊,在树梢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思绪万千,宛如充满爱恋的久久沉默,终于爆发成了倾诉不尽的千言万语。舒展的和蔼的树叶,像在抚摸清风,是那样的自信而沉着。风顽皮似的在它那里一阵拍打拨弄,并乐滋滋的听着自己的声音,有时像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有时又充满了少女的窃窃私语;有时在清风中,大槐树轻轻摇摆,好像母亲在轻轻地摇晃熟睡的婴儿。

  黄昏来了,在紫色的晚霞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退,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大槐树下一片安静和祥和,跟上午一样,很漫长。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树下,身体上的汗气已经全消,有的谈天说地,有的静坐默想,有的愉快地观赏着远处一片渐渐变得苍白的天空,有的心安理得地依在大槐树的身旁休憩,而不必去想那些纷繁芜杂的世事。在这百感畅快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他们全身似乎充溢着无穷的欢喜,到了非发泄不可的地步。最初是一个小男孩在地上打滚,另一位表演他的“武功”,嗨、嗨、嗨……一阵拳打脚踢,接着便有更多的参加进来,一位小女孩在表现她的表演天才,边唱边舞。

  夜幕降临了,人们渐渐散去,大槐树下顿时安静下来。在微风中,树枝轻轻触摸着灰白色的天空,几颗闪烁的星星在树梢跳动。在这夜色中,我的心境十分调和,非但没有孤独和焦灼,且被晚风、夜色、星光所吸引,而融化在夜色中,暂时失去却了自己所在。在这夜色中,我觉得大槐树下有一种呼吸,这棵控制了白天,占据了黑夜的大树,有存在,有感知。这圣洁的树为报答它所占据的一小块土地和饮用的水,多少次黎明即起,面对霞光万道,多少次狂风怒吼,面对飞沙走石,多少次在烈日的曝晒下,沙丘放射出耀眼的光亮,一切景物都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大槐树总是把期望和赤诚伸向大地,伸向这苦难的沙漠。不知道怎样坚韧的毅力,何等强烈的赤诚,才能战胜这沙漠的苦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