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按写景文格式归纳文章中心:

  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 )之情。

  三、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

  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b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b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①抓鱼、虾、蟹 ②丢野花 ③摘茶叶 ④赏野花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流水:美丽、自然

  ↓

  小桥:

  ↓

  人家:优闲、恬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结合现实生活,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观察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5、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小桥流水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2课时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面观察简单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参加教学活动,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通过变换角度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具、学具准备]

  船模、小盒子、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景。

  上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秋游活动,小朋友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是的,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它濒临黄海,环抱胶洲湾,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蔚蓝色的大海与峰峦叠翠的群山交织成美丽的旋律,畅游其间犹如在画中游。其实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继续带你们去旅游好吗?让我们去祖国的江南水乡桃源看看吧!

  [评:利用“学校刚刚组织的学生感兴趣的秋游活动”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实际这一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进一步观察情境图。

  (1)谈话:看,这里的景色美吗?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活动)

  (2)是的。这幅图呈现的是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有小桥、桥下有流水、岸上有人家。(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2、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谈话:图上的三位小朋友都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各在什么位置?

  (2)谈话:想想看,他们看到的小船的形状一样吗?

  (3)谈话: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船模,你来试一试,从不同的方向来看它,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4)请小组的同学选择合适的位置做好观察你桌上的船模,和小伙伴说说你看到的是船模的哪一个面?形状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活动)

  (5)汇报: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船模的哪个面?能指一指吗?

  A.前面的。谁是从小船的前面观察,站起来指一指,好吗?

  B.侧面的。哪位小朋友是从小船的侧面观察的,请你们来指一指,好吗?

  (6)谈话:小朋友可真聪明,这么会观察。那我们怎样能看到小船的上面呢?(学生活动想办法)

  (7)亲身体验:这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从上面向下看。请小朋友站起来看看小船的上面,和小伙伴说说它的形状?

  [评:

  2、再看情境图,进一步判断物体的前面、正面和侧面:

  (出示课件)

  师: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判断的也很正确。

  师:这三位小朋友都看到了小船,我这儿有三幅图画,请你们帮忙判断一下是谁看到的?

  师:他是在哪个位置观察的?说说你的理由。(生回答站在小船的上面看小船看到了小船的什么面?)

  请小组长将船模放好。

  3、再看情境图,合作探究。

  师:桃园的景色可真美,这里有小桥、有流水,看远处还有一架水车。看着这美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题)

  师:小朋友,这两位小朋友都看到了水车,他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

  师:是啊,这两幅水车的图画分别是谁看到的?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看法。

  (3)应用与扩展

  1、游戏一:

  郁郁葱葱的大树,弯弯的小桥、清澈见底的河水,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流连忘返。哇!前面还有一座小房子,一定有人家,让我们再去看看吧!课件插入声音:奥,小淘气还有几句话要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我在这里拍了几幅照片,小朋友们想看吗?”

  师:小朋友,这几幅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2、游戏二:

  师:江南水乡的美景可真多!小淘气还要带我们去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的麦田离去看看!(课件出示)他还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呢?你们接受挑战吗?“小朋友你能说说这各是谁看到的?”

  师:请小朋友翻开书69页,自己做一做。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这是谁看到的?”

  3、游戏三:

  师:我们一起游览了这么多的.景点,小朋友们也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小淘气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看他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小礼物。请每组的小组长从盒子里摸出你们礼物放在桌子上,和小伙伴说一说你坐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下面请小朋友站起来和你的同伴换换位置,再和小伙伴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我”热爱,“我”思念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精选3篇)

2.人教版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3.《我想》教学设计

4.《白杨》 教学设计

5.《风》教学设计

6.《天路》教学设计

7.《天狗》教学设计

8.秋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