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的作文(4)

时间:2021-08-31

旧书的作文10

  房间里的某个角落,黑暗与尘埃交错的深处,发黄的纸张皱皱褶褶,早已没有了封面,但它的名字我却依稀记得——《格林童话》,那是一本旧书,一本至今也舍不得丢弃的旧书。

  轻轻拂去封面的一抹灰尘,小时候所憧憬的童话世界又重新跃动在手中的旧书上。岁月的`年轮刻画在这本曾经放在床头伴我入睡的童话书里,清晰地刻录着每个生动活泼的故事。黑暗的夜里,床头亮起了暗黄的灯光,偶尔一阵风吹来,仿佛又听到虫鸣蛙叫的声音,心里格外平静。每当我捧起那本书,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翻开。看到快乐的故事,会在床上活蹦乱跳;看到悲惨的故事,心情就会变得凝重。有时候大概是太过于投入,以致关灯以后还久久不能入睡。也许是看太久眼睛累了,不由自主的闭上,而在左手掌下仍不舍地压着那本旧书,把我牵向每个斑斓的美梦。

  轻轻翻开内页,有些字体已经模糊不清了,然而那些涂鸦却仍俱在。我不喜欢皇后的狠毒,所以我在魔镜旁边写上“:狠毒的老女人”,好让她知道自己的丑恶;我觉得丑小鸭的翅膀不够绚丽,所以我在翅膀上又做了修饰;我担心小红帽会被大灰狼吃掉,所以在树林里设了好多陷阱;我向往扫帚和飞毯的魔法,于是整天骑着扫把或者地毯在家里横冲直撞,直到“狼烟四起”;我喜欢古灵精怪的米奇老鼠,所以晚上的时候把奶酪放在碟子里给小老鼠,却不知早上起来的时候,家里的电线几乎全断了……厚厚的内页,每一页都曾是我美好的憧憬,每一种色彩都来自我最本真的情感,每个文字都记载着我童年懵懂而有趣的生活。

  轻轻翻到封底,又想起了我当年读完这本书时已是个小少先队员了。在红领巾迎风飘扬的每一天里,我的视野再也不局限于一本小小的童话书。我的床边换上了科普类书籍,在每个夜晚里独自的品读。

  每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只要轻轻打开这本书,我疲惫不堪的精神得到滋润,洗涤我精神上的污垢,给予我莫大的心理安慰,充盈我精神上的虚脱。

  合上这本旧书,心中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时隔多年,每当我再次回味这本书时,却从中品味出了一种别样的味道,那是一种留恋,对“老友”的留恋。这本旧书陪伴我至今,对我影响至深!

  你呢?我的朋友。

旧书的作文11

  直冽的秋风在巷内吹彻,那家古旧书店的挂牌颤巍巍地晃动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这家古旧书店已经拆掉,只剩下一块木挂牌还在凛冽的寒风中挣扎,无力地挣扎着。我哀叹口气,还有什么比它的消失更令人悲痛的么?

  这家书店从我小学起便默默无闻地开在这条幽长的巷子里,主要是卖一些七八十年代老旧的古书籍,有时书上面还会有些许纤尘。小学时每每走进这家书店,最突出的便是一副阅书席上坐着满满的读书人,周围却出奇的安静的画面。那种所有人投身于书海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也默默的找了一本《唐诗选集》坐下看了起来。

  在这里的人大多看书却不买,店主倒也不不介意,独自一人在收银台前翻看最新一期的姑苏晚报。初中时来这里,我常会选择一些外国的文学名著,书的封面在历历代代手指的触碰下渐渐发黄,但内容总是那么引人入胜。无论经过多少岁月,这些古书永远氤氲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华而不实。那天,在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复活》时,掉下了一张粉色的书签,上面还写着姓名—“韩志燕”。清晰地记得,那张粉色的书签上还画有一朵盛开的红梅,绽放在我手中的这本旧书中。我再一次小心翼翼的拾起书签,心中流过一股汨汨的暖流,因为,我和那名姓韩的女子都在此留下了足迹,都感染着同一种文化的气息。

  古旧书店的人越来越少了。高一来到这里时,阅书席几乎一半以上都是空位。挑书的人也少了,那些往日寂静的背影在逐渐消逝。班级里的同学,过往的青年人,都被时下风靡的书籍深深吸引,还有谁仍会坚而不止地来到古旧书店呢?我感到一种不安,不仅仅是对这家古旧书店的不安,更是对今后这里文化气息消匿而去的不安。我也仿佛在晃悠的黄色灯光下看到老店主看报的脸上,依稀露出淡淡的眉结。

  今天,当我徒步而来时,眼前的一切竟然切合了我先前的不安!熟悉的玻璃大门紧闭着,永远都不会再开启了。我想,我应该走了,这里的文化已销声匿迹了。心中除了遗憾,还是遗憾,我想,到哪儿还会有这么一家古旧书店呢?

  没有人回答我,只有一块柔弱的木挂牌在直冽的秋风中咯吱作响。

旧书的作文12

  “旧书”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创作年代来划分,也即是指祖祖辈辈的先人们撰写的书——这个历史甚至可以沿着人类文明的河流上溯到几千年前书籍诞生的伊始,那些被称作甲骨文或是刻在竹简、木片、丝织品上面的文章,不管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亦或种种形式,因为在漫长的时间路途中相对幸运的经历,它们就像可以穿越遥远时空的信鸽,带着既陌生又熟悉的气息,为后代的人们捎来祖辈们的所思所想;另一种是从书籍本身的新旧程度上划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旧书”就是指被活生生看旧的书——因为不论书籍的创作年代是在什么时候,到了我们这一代,除了是用来被博物馆保存、私人传承的,真正名副其实的“旧书”,其最初的诞生都是经过印刷出版,所以一定曾是“新书”……

  不过,这两种“旧书”在我看来倒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真正的好作品正是要经得住时间的,所以,它们一定都是“好书”。

  我在这里只想说说那些被“活生生看旧的书”。我的书架上就搁放着许多这样的书。因为阅读之后十分喜欢,总是舍不得丢弃,慢慢的它们就全都成了我的老朋友,心里想到它们的时候就会抽出来翻翻,而那些被我画上各种各样符号、写着注解或是自己的感慨、联想,亦或给我提供创作灵感的标注、折页,总是会让我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就像是回想起了与那些亲爱的老朋友们初次结识时的惊喜……即便是不去翻看,只要看到它们,心里也会有种温暖,因为它们让我感到不再孤单。而那些我深爱的作者,则全都是我的心灵房间里从不会弃我而去的最朴素、最真挚的伙伴……

  因此,在我去年底创作发行的EP标题曲就是《温暖的房间》,而另一首歌的名字则叫《那个简·奥斯汀》,那些歌词正是因为它们带给我的种种超越时空的奇妙感受而创作,那些我心里想要对它们说的话都在那两首歌里了……感谢它们一直陪伴在我身旁。